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创新理论鼻祖”熊彼特以来,学者们都将市场结构作为影响技术创新水平的主要因素,市场结构对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一直是创新理论的核心议题。国外学者都是在比较成熟的市场经济环境下研究市场结构与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问题,而在中国转型经济背景下,企业创新行为与特有的市场结构、政策环境交织在一起,尤其政府干预对企业创新具有重大影响。比如,中国政府以往常常基于“高市场集中度和大的企业规模有利于技术创新”的依据下,通过政府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等产业政策来提高市场集中度,进而促进企业创新,虽然政策有所成效但也导致了“产能过剩”和“垄断”等负效应。因此,“在中国什么样的市场结构最有利于技术创新”是理论界和政府机构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本文选取了中国工业中的38个行业,运用1998年到2012年的数据,对市场集中度进行测算,分析出中国工业企业市场结构的基本特征。采用因子分析、面板数据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市场集中度对技术创新影响。之后,又对产业政策和竞争政策进行了政策梳理并量化,加入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得出以下结论:市场集中度与技术创新水平呈负相关,且市场集中度越高,越阻碍技术创新;产业政策对技术创新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竞争政策也对技术创新有所促进,但是效果并不明显。在实证研究基础上采用法律经济学方法提出政策建议,政府在制定促进技术创新的相关政策时,必须高度重视市场结构,通过调整市场集中度来促进创新;产业政策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促进技术创新,应发挥好产业政策的正效应;目前来看,中央层面虽然已经明确提出应发挥竞争政策在市场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地位,但通过验证竞争政策对创新有了一些促进效果,不过尚未达到基础性作用。因此,应协调产业政策和竞争政策的关系,共同促进技术创新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