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意义论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chaoz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克思的哲学是实践的唯物主义,实践在新唯物主义哲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但在马克思的哲学理解史中,有关实践一词的理解,却有多种理解方式。如有些哲学派别认为实践是人类意识的活动;有些哲学派别认为实践是主客观的统一;有些哲学派别认为实践是超越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上的范畴,马克思的哲学是超越的哲学。以上这些观点都这样那样的偏离了实践的真实含义。本文认为,在新唯物主义哲学中,马克思将实践理解为人类意识指导下的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活动,并充分理解了实践活动的意义:马克思批驳了唯心主义将精神作为人的存在方式和旧唯物主义将自然存在作为人的存在方式的谬误,指出实践是人的根本存在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是全部社会生活的本质;人生活于自然界中,此自然界非先在自然而是人化自然,人通过实践改造周围的感性世界,实践是人的周围感性世界的现实基础;实践是意识的现实基础,这包括实践是意识的对象、根本源泉,是意识发展的根本动力,是检验意识正确与否的客观标准,是正确意识实现自己的客观物质条件。
其他文献
对灾难的关注古已有之,但早期的人们多侧重于对自然灾难的研究。20世纪50年代早期,随着第一颗原子弹在新墨西哥一个山谷里的发明和试验,人们研究灾难的重点开始转向技术灾难
本文选择1995-2005年这一特定历史时期作为一个时间段,利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采用纵向分析与横向比较,对河南省科技、高等教育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进行量化研究和客观描
随着工业文明的发展,自然资源大量消耗和生态环境日趋遭到严重破坏,理性的人们不得不思考,今天我们对物质资源的如此贪婪和享受,明天我们将消费什么?我们的后代是否还有足够的资源满足他们生存的基本需要?尤其是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提出,使得代际经济公正问题日益凸显。面对有限的资源,当代人在满足自身需求与利益的同时,不应伤害后代人的生存发展权益,并且有理由认为这是当代人应当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基于此,本文提出了代际
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速度不断加快,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产生深远影响,专注培养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逻辑已经行不通,学生核心素质培养成为当前职业教育改革的主导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