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商业银行作为我国金融体系的核心,增强盈利能力是银行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银行经营追求的最终目标。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商业银行经营的内外部环境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外有美联储多次加息,中美贸易摩擦带来的不确定性,国内的经济周期与结构性问题叠加,对金融企业银行业的监管不断强化,导致整个社会信用收缩,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同时,利率市场化的不断深入,互联网金融的异军突起对我国银行业的长远发展产生较大的冲击,民营银行与外资银行的发展,加剧了我国商业银行的同业竞争压力,使我国商业银行的净利润增速逐年下滑,净息差收窄,银行的盈利能力减弱。因此,为了应对国内外严峻的复杂形势,如何改善我国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以及探析商业银行盈利能力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成为本文的重点。本文以盈利能力相关理论为基础,重点研究我国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因素。首先确定我国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涵义,从不同角度对商业银行所处的整个行业的盈利能力现状进行动态分析,总结我国商业银行盈利能力面临的问题。之后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利用Stata软件对16家上市商业银行2008-2017年的数据进行面板回归分析,通过分析固定效应回归模型的结果,总结商业银行盈利能力与其宏观、中观、微观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得出:(1)从外部层面来看,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受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影响比较大,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我国的商业银行并未能完全随着经济的景气程度而变化,市场化程度有待进一步加强;通货膨胀水平(Inflation)、市场结构(MS)、市场集中度(HHI)与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呈显著负相关关系。(2)从银行自身因素来看,银行资产规模(Inscale)的过度扩张会显著限制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提升;较高的不良贷款率(ZC)、成本收入比(INF)以及非息业务经营中带来的增量成本以及收益的波动性会减弱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资本充足率(CAR)以及资产质量(InLIP)与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流动性(NCF)与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呈正相关关系但影响并不显著。最后,综合上文的分析结果,为增强我国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提出具有现实参考价值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