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总结玉屏风散的用药规律;探究玉屏风散复方及各单味药在分别采用乙酸乙酯、丁醇、二氯甲烷及水等不同提取方法后的抗炎作用并筛选最优提取方法;初步探索玉屏风散抗炎作用机制。方法:使用文本挖掘的方法总结玉屏风散的用药规律,在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中以“玉屏风散”为关键词下载收集玉屏风散文献数据,利用文本挖掘的方法挖掘相关中医证候、疾病、中成药、西药等规律;体外培养单核巨噬细胞系U937细胞,PMA诱导使其成熟后使用LPS刺激,细胞建立炎症细胞模型,观察不同剂量的玉屏风散复方及单味药的不同提取物对细胞的毒性作用。在此基础上,选择不同提取物的合适剂量作用于LPS刺激的U937细胞,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中炎症因子TNF-α、IFN-γ、IL-1β的含量,筛选最佳提取方法;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内JNK.P-JNK以及P65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在与疾病关系中,玉屏风散常用于治疗呼吸道感染、哮喘、咳嗽等疾病;在与证候关系中,常用于风寒、气虚、脾虚等证。在与中成药关系,常联用肾气丸、四君子汤、生脉散等中成药。在与西药联用关系中,常联用西替利嗪、干扰素、抗生素等药;细胞学实验发现:药物浓度低于25 μg/ml时,玉屏风散各提取物对U937细胞的活力没有影响,当提取物浓度达到50μg/ml时,开始抑制细胞的活力,出现毒性作用(P<0.05,P<0.01)。在二氯甲烷-加速溶剂萃取物(ASE-DCM),甲醇-加速溶剂萃取物(ASE-MeOH),二氯甲烷提取物(Decoction DCM),乙酸乙酯提取物(Decoction EtOAc),丁醇提取物(Decoction Butanol),乳胶提取物(Decoction Emulsion)和水提取物(Decoction Water)中,玉屏风散乙酸乙酯提取物作用的U937细胞上清中TNF-α、IFN-γ、IL-1β的含量最低,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与对照组相比,玉屏风散乙酸乙酯提取物组的p-JNK和P65蛋白的表达水平也显著降低。结论:文本挖掘结果显示抗炎作用是玉屏风散的关键应用之一;不同提取方法下玉屏风散抗炎作用不同,乙酸乙酯提取物抗炎作用最优;玉屏风散乙酸乙酯提取物可通过JNK/NF-κ B信号通路实现抗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