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以往小儿肺炎临床研究数据中一般资料进行收集整理,运用统计分析该数据,探讨小儿肺炎的相关危险因素,并应用伏九贴敷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干预,研究干预后的疗效情况,为运用中医特色疗法干预小儿肺炎危险因素提供科学根据。材料与方法:根据本研究制定的纳入与排除标准对2011年2月—2016年1月间小儿肺炎临床研究病例收集,共纳入了3972例。采用回顾性分析的研究方法,记录整理纳入例病例资料中的人口学资料、出生状态、出身方式、出生体重、既往史等内容。通过Excel建立临床数据库,使用软件SPSS20.0进行统计分析,先采用单因素X2检验、t检验筛选出相关因素后,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立小儿肺炎的危险因素与保护因素。并进行回顾性研究观察其中应用伏九贴敷对小儿肺炎危险因素的进行干预后的疗效,根据纳入排除标准共纳入了475例患儿,整理患儿贴敷时的登记资料,及后期通过电话进行随访,记录应用伏九贴敷后疾病的发生情况、发病次数及发病后治疗方式的改变,对可干预因素进行频次排序,通过自身前后对照方法分析疾病的发生情况、发病次数及发病后治疗方式的改变来判定伏九贴敷的干预疗效,对伏九贴敷对小儿肺炎相关危险因素干预的疗效进行客观的评价。结果:1、肺炎患儿以0~3岁最多,占58.99%,其次是4~6岁占29.25%,7~14岁占11.76%。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既往呼吸系统疾病史、湿疹史、佝偻病史、低出生体重是小儿肺炎的独立危险因素。年龄、体重、顺产是小儿肺炎的保护因素。3、贴敷患儿呼吸系统疾病中上呼吸道感染发病率最高,两年间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情况有所缓解,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哮喘、过敏性鼻炎、咽炎前后差异明显(P<0.05)。4.贴敷治疗后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哮喘次数均减少,疗前疗后差异比较有意义(P<0.05)。在反复肺炎、反复支气管炎疗效上疗后2年总有效率好于疗后1年,不同贴敷疗程的疗效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1、小儿年龄越小肺炎发病率越高,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减少。2、小儿肺炎的危险因素与既往史、出生情况有关,保护因素与小儿年龄、体重,出生方式有关。3、伏九贴敷能降低小儿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率,减少治疗次数,对小儿肺炎的危险因素有干预作用,同时临床疗效与贴敷疗程呈正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