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农”问题已经是制约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瓶颈问题,未来20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也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向纵深方向发展关键时期,可以说“三农”问题成功解决是事关我国能否实现现代化的首要和核心问题。事隔18年后,中央又连续两年颁布了“一号”文件,体现中央政府对“三农”问题的高度重视,它也是学术界一直以来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学界对此分别从政治、经济、社会等多角度进行过阐述,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而根源于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体制的制度缺陷而导致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不足、以及农民基本保障没有得到应有的满足,这是三农问题的根本问题所在,尽管学术界对此已经进行探讨,但还没有得到应有的、足够的重视,此外,各领域学者多从各自专业领域出发进行探讨,因此综合这些已有成果和方法进行探讨十分必要。 基于此,本文拟从总结学术界已有的研究成果上,综合其方法,以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为线索,阐述公共产品理论及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特殊性,描述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现状,详细分析当前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不足、农民缺乏基本社会保障的主要问题,及其造成的严重后果,并在此基础上剖析造成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不足、农民缺乏基本保障的历史和现实根源,进一步提出通过改革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建立农村公共财政体制等新思路,提高农民的基本保障水平,以利于“三农”问题的解决,和实现中国农村的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