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金融市场改革的不断深入,特别是随着2005年下半年开始的股权分置改革的顺利进行,我国证券市场开始摆脱了制度上的束缚,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在我国社会经济生活和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已成为企业融资和资本投资的核心场所,在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建立和完善市场体系,优化资源配置,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等方面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一个发展中的新兴市场,其较强的波动性和巨大的风险性仍是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违规操作、过度投机等因素常常造成市场大起大落,加大了市场的投资风险。因此,如何测量中国股市的投资风险,怎样权衡风险与收益的关系己成为广大投资者日益关注的紧迫问题。借鉴西方发达国家资本市场上关于证券投资风险与收益相关性研究的理论——套利定价理论,针对我国证券市场中上市证券开展证券定价研究和分析,不仅有助于了解国内证券市场基本面中包含的股价信息含量大小,同时也将为如何提高国内股票市场基本面定价效率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考,并可据此制定相应的投资策略。这对于促进和推动我国证券市场保持长期、稳定、健康的发展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本文以在2006年2月之前已经完成了股权分置改革的沪市的58支股票为样本,对2006年2月至2008年2月期间股票的月收益率时间序列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本文首先用主成分因子分析法提取出影响股票月收益率的风险因子,共12个。然后对股票月平均收益率和提取出的这12个风险因子进行横截面回归分析。经研究发现,APT模型在股权分置改革后的沪市是不成立的,沪市仍然是缺乏效率的。最后本文分析了沪市缺乏效率的四大原因,并且对症下药,给出了提高沪市效率的三大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