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我国油脂工业最常用的、也是加工量最大的花生制油工艺仍然是高温预榨浸出工艺,这种制油工艺生产的花生饼粕蛋白质变性和破坏严重,饲用价值低。为避免和减少花生蛋白在制油过程中的破坏,近年来花生冷榨制油工艺也开始在生产中应用,冷榨花生饼可以作为食用蛋白使用,作为饲用蛋白的利用价值也大大提高。以花生饼粕为原料,利用醇洗工艺生产蛋白质含量更高的醇洗花生浓缩蛋白,以及利用醇洗花生浓缩蛋白生产消化吸收性更好的花生蛋白肽都是对花生饼粕高效利用的技术发展方向。本课题通过动物试验研究评价不同花生饼粕醇洗花生浓缩蛋白的营养功能性,研究不同花生饼粕醇洗浓缩蛋白酶解生产花生蛋白肽的最佳工艺条件,以期为不同花生饼粕及醇洗浓缩蛋白的合理应用提供技术支持。(1)研究发现原料饼粕经醇洗后蛋白质含量均达到65%以上,冷榨花生饼醇洗浓缩蛋白与高温花生饼浓缩蛋白相比,饼浓缩蛋白NSI值要高出很多。氨基酸组成含量相比,冷榨花生饼醇洗浓缩蛋白总必需氨基酸含量比高温花生饼浓缩蛋白高出2.91%,说明高温花生浓缩蛋白不适合作为食品蛋白添加。(2)通过生长消化代谢试验,分别对以酪蛋白、高温花生粕、高温粕花生浓缩蛋白、冷榨花生浓缩蛋白为主要蛋白源的饲料进行了营养消化功能评价,结果表明:高温花生粕组饲料蛋白质的食物转化率、消化率、生物价、表面利用率和效能比值等几项指标均最低。从食物转化率来看高温花生粕组、高温花生粕浓缩蛋白组、冷榨花生浓缩饼蛋白组分别比对照组降低6.05%、5.85%和1.97%;高温粕组、高温粕浓缩蛋白组、冷榨花生饼浓缩蛋白质的表观生物价分别比酪蛋白组低0.12、0.11、0.02;高温粕组、高温粕浓缩蛋白组、冷榨花生饼浓缩蛋白质的效能比值PER分别比酪蛋白组低0.23、0.21、0.09。四组大鼠的脏器质量及脏器指数来看,各蛋白源均能满足大鼠生长需求,差异不明显且指标均在可查范围内(P>0.05)。高温粕组与高温粕浓缩蛋白组脏器质量和脏器指数相比,前四周高温粕组>高温粕浓缩蛋白组,第五周开始高温粕浓缩蛋白组>高温粕组,说明第五周后大鼠脏器已经发育完全,各蛋白源均能满足大鼠生长需求。四组大鼠的血常规及血生化表明:就第四周单个指标而言,酪蛋白组、高温花生粕浓缩蛋白组、冷榨花生饼浓缩蛋白质组的单核细胞分别比高温粕组高0.06、0.12、0.08;酪蛋白组、高温花生粕浓缩蛋白组、冷榨花生饼浓缩蛋白质组的中性细胞分别比高温粕组低0.52、0.19、0.48;酪蛋白组、高温花生粕浓缩蛋白组、冷榨花生饼浓缩蛋白质组的淋巴细胞分别比高温粕组低1.98、1.69、2.3。说明高温花生粕组比其它组患急性化脓性感染、大出血、传染病、严重组织损伤、慢性粒细胞膜性白血病及安眠药中毒等机率要高。酪蛋白组、高温花生粕浓缩蛋白组、冷榨花生饼浓缩蛋白质组的血糖分别比高温粕组低1.88、0.86、1.95;高温花生粕浓缩蛋白组、冷榨花生饼浓缩蛋白质组的尿素分别比高温粕组低0.85、0.2;酪蛋白组、高温花生粕浓缩蛋白组、冷榨花生饼浓缩蛋白质组的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I)分别比高温粕组低0.16、0.13、0.14。说明高温花生粕组比其它组患糖尿病、动脉硬化等机率要高。总体情况来看个指标均在参考范围内,说明,各组大鼠血系统正常,无病毒感染,无组织损伤,除尿酸、低密度脂蛋白偏高于正常值外,其他均在正常范围内且差异性不显著,原因是动物运动不足、饲料营养丰富,说明三种花生蛋白都是良好的植物蛋白。四组总体比较营养优先顺序是酪蛋白对照组、冷榨花生浓缩蛋白组、高温粕浓缩蛋白组、高温粕组。总之,将高温花生粕乙醇萃取后,蛋白质含量提高及有效氨基酸提高,饲喂效果改善,可以显著提高其饲料价值;因高温花生粕比冷榨饼生产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用高温花生粕生产浓缩蛋白比冷榨饼更有合理性。(3)以碱性蛋白酶对花生饼浓缩蛋白进行酶解,酶解以后功能性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尤其是吸水性和稳定性,花生蛋白的水解度为22.5%、短肽提取率为82.03%,比直接酶解花生饼粕水解度提高5%左右、短肽得率提高10%左右。花生蛋白经水解程度以后,大分子被水解成小分子、表面疏水性明显减小、巯基含量减小;水解产物的溶解性显著提高;水解产物的乳化稳定性降低,深度水解后随着酶解程度的加大,乳化活性逐渐增加,适合于功能性食品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