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探究肠安菌泰颗粒治疗前后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diarrhea-predominant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D)肝郁脾虚证胆汁酸代谢方面的差异,从而探究肠安菌泰对腹泻易型肠激综合征肝郁脾虚证胆汁酸代谢影响,同时结合前期肠安菌泰治疗肝郁脾虚型IBS-D临床研究及肠道菌群调节研究初步分析肠安菌泰颗粒治疗IBS-D肝郁脾虚证的部分作用。方法:招募广州中医药大学第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究肠安菌泰颗粒治疗前后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diarrhea-predominant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D)肝郁脾虚证胆汁酸代谢方面的差异,从而探究肠安菌泰对腹泻易型肠激综合征肝郁脾虚证胆汁酸代谢影响,同时结合前期肠安菌泰治疗肝郁脾虚型IBS-D临床研究及肠道菌群调节研究初步分析肠安菌泰颗粒治疗IBS-D肝郁脾虚证的部分作用。方法:招募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及住院部符合IBS-D肝郁脾虚证诊断标准的患者,服用肠安菌泰颗粒1月,分别采集患者治疗前后自然排出的新鲜粪便,低温运输至上海百趣生物公司按照标准化流程进行靶向41种胆汁酸的定量检测,建立41种胆汁酸数据库,运用秩和检验、t检验等方法分析治疗前后6种主要初级胆汁酸、4种主要次级胆汁含量的变化,运用多元变量分析方法分析治疗前后存在差异代谢的胆汁酸类型,筛选存在明显差异的胆汁酸,将差异胆汁酸与患者临床量表评分(肠易激综合征严重程度量表、Bristol大便性状评分量表、肠易激综合征生活质量量表、焦虑抑郁量表)进行关联分析,结合前期肠安菌泰对肝郁脾虚证肠道菌群影响研究,从而初步分析肠安菌泰治疗IBS-D肝郁脾虚证的作用。结果:1.经肠安菌泰治疗后,14名肝郁脾虚型IBS-D患者的肠易激综合征严重程度量表、Bristo大便性状评分量表、肠易激综合征生活质量量表、焦虑子量表评分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抑郁子量表评分较治疗前升高,无统计学差异(P>0.05)。2.治疗后14名肝郁脾虚型IBS-D患者初级胆汁酸中胆酸、鹅脱氧胆酸、甘氨胆酸、甘氨鹅脱氧胆酸、牛磺鹅脱氧胆酸、牛磺胆酸中位数较治疗前升高;次级胆汁酸中石胆酸、脱氧胆酸、甘氨脱氧胆酸、牛磺脱氧胆酸含量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共筛选出12种治疗前后可能存在代谢差异的胆汁酸类型,其中熊去氧胆酸、别胆酸平均值较治疗前升高,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鹅脱氧胆酸、β-鼠胆酸、猪胆酸、胆酸、7-酮基石胆酸、7,12-二酮石胆酸、7-酮脱氧胆酸、熊果胆酸、3-脱氢胆酸、12-脱氢胆酸较治疗前升高,无统计学差异(P>0.05)。4.相关性分析提示熊去氧胆酸与别胆酸治疗前后差值存在正相关(P<0.05),别胆酸治疗前后差值抑郁量表差值存在负相关(P<0.05),熊去氧胆酸治疗前后差值与治疗前后焦虑评分差值存在负相关(P<0.05)。5.前期研究结果提示肠安菌泰颗粒治疗后丰度减少的菌群有埃希氏杆菌属、肠杆菌科、肠杆菌目、拟杆菌属、拟杆菌纲等。肠安菌泰颗粒治疗后丰度增加的菌群有厚壁菌门、梭菌目、梭菌属、瘤胃菌科、梭菌科等。结论:1.肠安菌泰颗粒可以增高肝郁脾虚型IBS-D患者肠道内熊脱氧胆酸、别胆酸含量,对IBS-D胆汁酸具有调节作用,能够增加患者粪便胆汁酸的排泄量。2.熊脱氧胆酸、别胆酸量的增加可能与肝郁脾虚型IBS-D患者焦虑、抑郁状态的改善相关。3.肠安菌泰治疗后肠道内与熊脱氧胆酸、别胆酸生成相关的梭菌目、梭菌属、梭菌科等肠道菌群丰度升高。4.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增加胆汁酸排泄,增加熊脱氧胆酸、别胆酸的量可能是肠安菌泰发挥疏肝健脾作用的机制之一。
其他文献
目的:1.1整理针刺治疗小儿脑病的国内发表文献,采用文献计量和可视化分析,探索针刺治疗小儿脑病领域近年的发展状况、研究热点和前沿动态。1.2收集林国华教授针刺治疗小儿脑病门诊针刺处方,进行穴位数据挖掘,探索用穴规律,总结林国华教授的临床经验,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2.1以中国知网数据库为数据源,检索针刺治疗小儿脑病研究领域的学术论文,采用Cite Space可视化软件形成科学知识图谱,分析针刺
目的:通过收集2018年1月份至2019年12月份期间,收治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一骨科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股骨颈骨折或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相关病例资料,分析患者围手术期各因素与住院时长的关系,探索可能与老年髋部骨折住院时长有关的因素,为运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减少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住院时长、降低住院费用、合理利用医疗资源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嘉禾电子病历系统收集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
目的:通过观察寒凝血瘀型痛经患者,运用火龙灸联合温经汤的治疗方法,以痛经程度评分为主要观察指标,中医证候评分为次要观察指标,验证其临床疗效,并研究探讨其理论依据,为临床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提供新思路。方法:本研究通过中医辨证,取样本为寒凝血瘀型痛经患者60例,然后随机分为两组,均接受健康指导,其中对照组30例,采用单纯温经汤治疗,于月经来潮前7天开始服用温经汤,方药组成:当归10g、阿胶6g、吴茱萸
目的:旨在通过临床研究,对薄型子宫内膜反复种植失败患者介入通元针法分期、分型施治,观察“通元针法”对薄型子宫内膜反复种植失败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和妊娠结局的影响,为反复种植失败患者提高抱婴率探索新途径。方法:本研究选取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及广东省人民医院就诊诊断为反复种植失败并符合研究标准的患者,遵循DME原则和方法,采用前瞻性临床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将符合标
目的:探讨益气温阳活血利水法代表方心阳片在防治慢性心力衰竭中的作用,利用转录组学技术分析心阳片干预产生的差异基因与富集通路,结合网络药理学方法预测的结果,合并分析心阳片防治慢性心力衰竭的关键活性成分、重要靶点与分子机制。方法:1.采用主动脉缩窄术构建小鼠慢性心力衰竭模型,将40只C57雄性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TAC模型组、中药组(心阳片组)、阳性对照组(培哚普利组),给予中药组心阳片灌胃,阳性对
循证研究:目的:已有多个研究发现DKD患者的血清micro RNA-21水平与单纯DM患者、健康人群相比存在显著差异,但尚未有循证医学上的证据,因此,本研究拟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以探讨micro RNA-21与DKD的相关性,从而为micro RNA-21未来的临床应用提供一定的循证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 Med、EMbase、Ovid、CNKI、Wanf
研究目的:分析在岭南地区服用朱章志教授三阴同治方治疗少阴阳虚寒湿型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特点,并在教授多年实践所积累的临床经验及六经辨证等中医理论的基础上,探讨该方治疗少阴阳虚寒湿型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研究方法:选择2019年10月10日至2020年10月10日于广中医一附院门诊部符合该研究标准的少阴阳虚寒湿型2型糖尿病患者,分成三阴同治方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均口服二甲双胍片联合阿卡波
目的: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损伤是常见的运动损伤,关节镜下ACL重建术是该损伤的主流手术治疗方式。目前ACL重建术后的康复方案没有金标准,术后何时进行屈膝训练尚缺乏统一的时间节点。骨隧道扩大(Bone Tunnel Enlargement,BTE)是ACL重建术后的常见并发症,有文献认为该并发症与术后早期康复训练有关。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ACL术后
目的:探讨刘敏教授治疗瘿病(桥本甲状腺炎)的用药规律及临证思维,建立刘敏教授治疗瘿病的病案数据库,使其临床经验得到妥善保存,更好的传承名中医学术思想,亦为今后更多临床工作者在运用中医药治疗瘿病及学术研究时提供借鉴与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2019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门诊就诊,经由刘敏教授治疗瘿病的医案。使用Microsoft Exce
目的:心阴片对慢性心力衰竭(气阴虚血瘀水停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改善心脏收缩功能,提高NYHA心功能分级、运动耐力,减少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等。本研究通过外周白细胞RNA测序(RNA sequencing,RNA-seq)分析不同疗效组服用心阴片前、后患者体内情况的变化,对比显效组和有效组间的差异表达基因及相关生物过程、信号通路等,试探究心阴片发挥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本研究通过医学伦理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