碟形弹簧竖向隔震装置的试验研究

来源 :河北理工大学 河北联合大学 | 被引量 : 32次 | 上传用户:arieswy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人们提出了结构控制的概念。但是,目前这些控制装置或系统只是最大限度地减少或隔离水平地震作用,而对竖向地震作用几乎没有影响。由于地震动本身具有多维特性,对于一些位于高烈度区和震中附近的重要建筑和基础设施,同时考虑竖向地震分量的三维基础隔震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但是,国内外对竖向基础隔震的研究尚无实质性进展。现提出一种碟形弹簧竖向减震装置,可以有效的解决竖向基础隔震问题。碟形弹簧竖向减震装置由碟形弹簧和粘弹性阻尼器并联组成。能有效的解决竖向大承载力和竖向阻尼的难题。该装置不仅具有适宜的刚度和阻尼性能,而且性能稳定,结构紧凑,加工制作容易。除了可以用于工程结构的竖向基础隔震外,还可以用于机械设备的隔振。因此,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在充分研究了碟形弹簧竖向减震装置特点的基础上,设计并制造了减震装置模型,对该模型的竖向刚度和阻尼性能进行了静载与动载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竖向减震装置具有较适宜的刚度和阻尼性能。竖向阻尼比能达到15~30%,其静载刚度和承载力与理论计算吻合的很好。采用层间计算模型对隔震结构的竖向地震反应进行了计算,建立了相应的简化模型及运动方程;设计了一幢八层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对其隔震前后的地震反应进行了时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碟形弹簧竖向减震装置具有较好的隔震效果:(1)竖向减震以后结构的各层最大轴力比未经隔震以前的建筑降低40%左右。(2)在罕遇竖向地震作用下,隔震后结构的最大竖向绝对位移是2.569mm,而碟形弹簧竖向减震装置有效位移的设计允许值是16mm,保证了大震下结构的安全。
其他文献
  本文针对泥水盾构隧道开挖面的平衡和稳定这一难题,以建设中的复兴东路越江隧道工程为具体研究对象,经过对泥水盾构开挖面平衡理论和稳定机理的理论推导,室内泥浆的特性实验
铝合金材料在实际工程中已经得到广泛应用,但挠度太大、容易发生局部失稳等不足,必然会限制它使用范围的扩大。同时,碳纤维布在混凝土结构加固领域已经得到广泛应用,且理论较为成
采用真实火灾条件研究建筑构件和结构的耐火性能是当前建筑防火研究的热点之一;如何采用计算机模型模拟真实的建筑火灾以及基于不同火灾条件下整体结构对火反应分析的结构耐火
CBD是Central Business District的缩写,译为中央商务区,或者商务中心区。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意为商业会聚之地。现在则是指以商务功能——金融、保险、贸易、科技信
钢拱混合结构是一种造型美观、受力合理、经济实用的新型混合结构体系。为保证建筑结构及其构件经过建造过程的逐步加载所形成的最终状态符合设计状态,开发应用以结构仿真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高层及大空间建筑逐渐增多,建筑物的综合性功能和建筑结构的样式越来越多,其建设的过程也变得越来越复杂。剪力墙作为结构中重要的抗侧力构件,其工程质量直接
场地反应问题是地震工程学中的一类重要的波动问题。大量地震震害表明,局部地形的存在对地震波的散射及衍射有很大的影响。从而造成场地地表或地上建筑的地震反应在很小的空
联合国确定2005年—2015年为生命之水国际行动10年,主题是“生命之水”;2005年“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是“保障饮水安全,维护生命健康”。生活饮用水水质不仅关系到广大人民
学位
地下工程中,确定软弱隧道围岩稳定性是工程设计和施工中研究的重点和难点.本文针对软弱围岩隧道自身稳定特点,通过参考大量的文献资料,建立弹塑性模型.综合考虑影响隧道围岩
本文先从较简单的情形开始,引入了来流为均匀的不可压缩理想势流的假定,研究了矩形平面双曲抛物面薄膜结构的动力稳定性及其失稳临界风速。在此研究中根据风速方向与结构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