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内服配合梅花针对神经性皮炎T细胞亚群影响及疗效分析

来源 :暨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anj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  通过临床观察中药内服联合梅花针对神经性皮炎的疗效及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初步探讨中药内服联合梅花针可能的作用机制,浅析神经性皮炎病因和发病机制。寻求诊断和治疗神经性皮炎以及其他瘙痒性皮肤病的最优方案。  研究方法:  72例符合纳入标准的神经性皮炎病例,采用随机分组法,分成治疗组36例口服中药汤剂联合梅花针扣刺,每周隔2-3天进行梅花针扣刺。对照组36例外涂糠酸莫米松软膏,每日涂抹1次。分别在第7天、第14天和第28天进行复诊1次进行疗效观察,4周为1个疗程,并对两组病例T淋巴细胞亚群利用流式细胞仪进行检测,如CD3、CD4、CD8细胞。整理数据并用SPSS13.0作统计分析。  研究结果:  最终受试者69例,其中实验中途脱落2名,被剔除1例。治疗前,两组分别在年龄、性别、病程、中医证型、中医舌脉、皮损形态、皮损面积、瘙痒程度、T淋巴细胞亚群等方面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前,两组分别与健康组在T淋巴细胞亚群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对皮损形态、皮损面积、瘙痒程度、伴随症状、生活质量和T淋巴细胞亚群方面有明显改善,而对照组只在皮损面积、瘙痒程度、皮损形态、生活质量方面有改善。其中,两组在对皮损形态、皮损面积、瘙痒程度、生活质量方面疗效方面比较差异不明显,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组在改善伴随症状、T淋巴细胞亚群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为85.3%,有效29例,对照组为74.3%,有效26例,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率比较,治疗组复发率为23.8%,对照组为61.5%,两组复发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研究结论:  (1)中药内服配合梅花针治疗神经性皮炎疗效较外涂糠酸莫米松软膏好,有安全、廉价而且复发率低、不良反应少等优点,中药内服配合梅花针模式治疗神经性皮炎及其他瘙痒性皮肤病值得临床推广。  (2)中药内服配合梅花针治疗神经性皮炎患者可以减轻瘙痒、缓解伴随症状以及改善生活质量,具有明显的优势。  (3)中药内服配合梅花针可以提高患者细胞免疫功能,体现在升高CD4+T细胞百分比、降低CD8+T细胞百分比,从而调节细胞免疫功能。  (4)神经性皮炎发病机制可能与细胞免疫功能无关,但调整细胞免疫功能可能对治疗神经性皮炎有效。
其他文献
识字是阅读和作文的基础。21世纪是信息社会,而获取信息最主要的途径是阅读。要想大量阅读,必须做到大量识字。《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1—2年级“认识常用字汉字1600—1800个”。如此大的识字量,怎样才能做到认得快、不遗忘?可以说其遗忘规律是从快到慢过渡的。遗忘是有特征的,而记忆也是有规律的。本人以为有五种方法可以加强记忆:    一、歌谣法    教师可根据汉字的结构,分析部件笔画的特点,然后
对于成功和失败的态度,有人说:失败是成功之母。对于年复一年的高考来说,本人认为前一年考生的“失败”应该成为后一年考生的“成功之母”,也就是说要善于从每年的高考中吸取经验和教训,以调整和警示新一轮的高考考生的学习。下面本文以2007年福建省高考数学试卷中的考生的失误为例,谈谈考生存在的问题和对新一轮高考复习的启示。    一、两道题的典型错误解答及分析    例1(2007福建高考文科第17题)在△
在高中政治学科的考试中,主观题因其能比较全面、准确地考核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分析以及综合运用能力而一直长期使用,并且占有相当大的分值。纵观近年的高考试题,主观题在简答题、论述题,甚至是辨析题中常常以材料型的形式出现,材料内容往往涉及国内国外的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中的热点和重点问题,具有鲜活性的特征,同时也体现了政治学科理论联系实际的命题原则,要求考生能辨明材料的主旨并能把材料与所学内容灵活的结合起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青光眼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2月住院治疗的青光眼患者116例,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和综合护理组各58例.2组患者均接受激光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