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老有所养、老有所依是每个人的梦想。而由于个体收入差异、寿命的不确定性、物价变动差异以及消费偏好不同等原因,养老金仅仅依靠个人运作无法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必须由国家统一入市运营。通过入市运营对我国全面应对人口老龄化、确保养老金保值增值十分重要,而投资股市离不开对股市风险的有效分析与防范。我国养老金入市时间短、金融市场不完善,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下更需要建立合理的风险防范监督体系,及时化解风险达到养老金安全性与收益性双丰收。论文以我国养老金为研究对象,聚焦其入市运营中面临的风险,在梳理相关专家文献研究后,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展开研究。探究了我国养老金投资股票市场面临的风险识别与建立风险防范体系及最终给出建设性对策的一系列过程。首先,基于委托代理风险理论,分析了入市风险类型、风险成因,且由于养老金与社保基金投资收益风险偏好相似,所以从全国社保基金发展投资状况的角度去估测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收益状况,探讨能够进一步提升我国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规范化机制。第二,建立我国养老金入市风险预警指标,基于贝叶斯模型和时间网络图,针对我国股市面临的各种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设置完整的预警规避计划。第三,运用风险控制理论,指出养老金入市面临的风险,运用Va R模型对社保基金面临的风险进行评估。第四,针对我国养老金入市面临的风险提出具体的对策建议。借鉴典型国家(美国、智利、澳大利亚和OECD国家)风险防范的经验,如美国著名的401K与QDIA计划,智利和澳大利亚等国风险预防模式,让我们更加注重风险的识别与分析。在此基础上总结梳理归纳出本文的研究结论并提出适应性的对策建议。论文的主要结论为:全国社会保基金理事会对股票入市投资监管的力度越大,股票均衡数量增加额与进入股票市场的社会保障基金的比例就越大。为此建议健全风险监管体系,大力提高统筹层次,提出建立财政分级补贴机制、实现全国统筹,完善金融资本市场,建立良性的入市投资运营机制,进一步放开企业年金投资范围;缩小地区发展差距促进养老基金产品发展;推进职业化建设和法律制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