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栅结构4H-SiC表面声子激元的激发及调谐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diguil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表面等离激元(SPP)是纳米光子学的重要研究方向,它被广泛应用于增强传感、光辐射、光电探测、表面增强光谱学等领域。但是,在贵金属(如金、银、铜等)表面激发出的SPP及其应用主要集中在电磁波谱的可见与近红外波段;而在更低的频段(即中远红外波段),金属等离激元具有较高的光学固有损耗,这限制了SPP的进一步发展应用。研究发现极化晶体(例如Si C)在中红外或远红外波段内存在一高反射率区域(例如Si C在Reststrahlen带内,即波数793 cm-1至969 cm-1这一波段范围,反射率接近100%)。在该光谱区域内,极化晶体具有负的介电常数且支持表面声子激元(SPh P)模式。SPh P模式来源于长寿的光学声子,因此它继承了声子的某些特性,如具有很高的Q因数,较低的光学固有损耗等特征。基于这些独特的优势,在中红外波段可以利用SPh P代替SPP,实现低频段的广泛光电应用。一般来讲,通过对极性晶体碳化硅(Si C)表面进行微纳图案化,可以在Si C/空气的交界面激发出强烈的SPh P共振。本文为了避免对Si C的晶格造成破坏,利用四种新型Si C/Au人工周期性微结构,实现了中红外波段表面声子激元(SPh P)模式的光激发。基于SPh P激发,我们系统地研究了声子激元共振光谱的调制。具体研究工作如下:1)声子激元微结构的制备工艺。我们利用深紫外光刻、磁控溅射技术与lift-off工艺相结合,在Si C衬底上生长的金膜上制备出四种周期性微结构(即,一维光栅结构、周期性方形微腔阵列、相邻间距较大的周期性圆孔微腔阵列以及相邻间距较小的周期性圆孔微腔阵列),在中红外频段实现了SPh P模式(这里包括局域的SPh P模式与耦合的SPh P模式)的激发,激发出的SPh P模式展现出较高的Q因数。2)声子激元共振特性的被动调节。我们发现SPh P模式的共振峰位会随着结构占空比的变化而漂移,SPh P模式的Q因数(即共振模式的寿命)会随着金膜厚度的增加而增大。这为高效率光-声器件的设计及制备提供了有益的借鉴。3)声子激元共振特性的主动调节。类似于石墨烯复合等离激元材料的动态可调,我们将石墨烯与声子激元材料(包括Si C基一维光栅结构和二维光栅结构)复合,利用石墨烯灵敏的光学响应以及可调的电学性能,通过化学掺杂石墨烯的方式实现了中红外波段SPh P共振的动态蓝移调制。4)最后,基于SPh P模式的高强度近场,我们进一步探索了声子激元材料作为介质光学传感元件在中红外频段实现超灵敏折射率传感的可能。实验证实,相比SPP,声子激元材料的光学响应更灵敏,可以用来探测原子层薄膜的吸附。此外,我们发现Si C基二维光栅结构(包括周期性圆孔微腔阵列和周期性方形微腔阵列)比Si C基一维光栅结构更适合实现超灵敏折射率传感。
其他文献
影响建筑工程造价的原因众多,并且这些原因都贯穿于整个建筑工程的各个阶段,因此需要对各个阶段的影响因素进行探究,从而进一步明确具体的控制要点,使得建筑工程造价得以有效
随着国民经济深入发展和经济向质量增长转型,绿色经济成为新热点,建筑行业对绿色施工应用越来越多,施工过程中大量推行绿色节能技术,直接降低能源消耗和材料损耗,把污染控制
具有良好压电、介电和机电耦合性能的PZT系列陶瓷到目前为止在压电材料应用领域一直占主导地位。为提高其铁电压电性能,PZT基二元陶瓷逐渐向三元和四元等多元组分系统发展。
要想更好的研究装配饰建筑的经济效益,就要综合考虑建筑信息模型(BIM)及EPC工程总承包,因其关系到装配式建筑的费用构成及成本因素,会直接影响建筑的经济效益评价,而投资回报
公共艺术是一种在公共空间中能与当下时代的大众产生互动的艺术形式,是人与艺术在空间中头痛的桥梁.而进入21世纪之后,特别在2010年后,不少西方艺术家、设计师越来越重视公共
古村落中传统民居可持续利用,是发挥传统民居价值的重要手段.结合邢台县英谈村为例,通过对古村落传统民居特色要素的分析以及发展现状剖析,总结行之有效的可持续利用对策,目
在当前的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工程预算工作在其中发挥着非常关键的作用,但是由于建筑市场存在较为复杂的因素,竞争较为激烈,在进行预算编制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定偏差,结算
通过数值模拟分析和模型试验,验证危岩体破坏模式,总结出近水平层状高陡危岩崩滑的早期识别特征.利用断裂稳定分析方法,针对含裂隙岩石陡崖的稳定性开展一系列的数值模拟研究
随着我国的科学技术不断地快速化发展,BIM技术在近年来也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绩,尤其是在建筑项目的施工成本管理方面.虽然在我国的建筑工程发展中已经广泛的对BIM技术进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