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批判性思维是逻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和理性精神,而且对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也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目前,教育界对批判性思维培育的研究还不甚完善和深入。本文以实现在教育中培育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为目的,在对诸多学者已有研究现状的基础上进行了深入、系统的分析,在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的两大环节上进行了进一步的阐述。批判性思维包括技能和精神气质两个方面,且对学生思维方式的转变有促进作用,因此对批判性思维的培育在任何时候都应受到重视。但在不同教育阶段,批判性思维培育的侧重点、培养途径应有所不同。根据当代中学的教育模式可以将批判性思维培育的具体途径大致分成两部分:即课堂教学环节和课外教学环节。其中,课堂内教学应成为主要的培育途径,还应充分利用课外教学资源巩固课堂教学成果,促进批判性思维培育。此外,根据当代中学教育文理分科的现状,有必要从文理科的不同教学特点入手与学科教学紧密地结合起来,分别采用不同方式培育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而在高等教育阶段,可以通过逻辑学科课程的教学培育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充分发挥逻辑学在培育大学生批判性思维教育过程中的作用,并结合多种教学手段的应用促进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提高。本文从不同教育阶段的具体培养途径上试图构建清晰的批判性思维培育体系。这既是发展批判性思维需探讨的教学理论,又是很现实的实践问题。其中一些观点在我国当前教育过程中进行实施还面临许多困难,仍然需要逻辑界和教育界长期的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