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橐吾属(Ligularia Cass)是菊科千里光族多年生草本植物。本试验以长白山主产的“白毛橐吾”、蹄叶橐吾、狭苞橐吾及合苞橐吾为研究对象,开展栽培基质适应性、温度适应性和酸碱度适应性的研究,对其在各种条件下的生理生化指标变化及其规律进行研究和比较,探讨其栽培的生理生化基础,了解和掌握其适应机理,旨在为今后橐吾属花卉的引种驯化提供理论依据。取得结论如下:(1)以长白山4种橐吾种子为试验材料,以蛭石、珍珠岩、菌渣、炉灰、草炭为原料设置不同配比,研究不同复合基质对其出苗及幼苗生长的影响。通过对其出苗率、株高、叶面积、叶长、叶宽、生物量等指标的分析,认为混合基质S4即V(园土):V(蛭石):V(草炭)=1:1:1为4种橐吾基质栽培的最佳配方。(2)以长白山4种橐吾苗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橐吾在田间高温胁迫下的反应,并根据受害级别的标准加以记载。经过高温强光曝晒后,所有橐吾的叶片都出现不同程度的萎蔫现象,而且叶色稍微发黄变淡。但不同橐吾的热害症状出现的早晚和严重程度各不相同,合苞橐吾的叶片最早出现萎蔫症状,程度也最严重,狭苞橐吾和蹄叶橐吾热害症状次之,白毛橐吾症状最轻。(3)以长白山4种橐吾苗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在人工气候箱中不同时间高温胁迫下的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高温胁迫时间的延长,不同橐吾膜透性迅速升高,POD和SOD活性先升高后下降,脯氨酸含量不断升高,其中耐热品种POD和SOD活性高于不耐热品种且下降幅度低。白毛橐吾、狭苞橐吾、蹄叶橐吾可以耐受短暂高温,能够在城市安全越夏,为橐吾夏季在高温地区的推广应用提供更科学的理论依据。(4)以长白山4种橐吾苗为试验材料,对其在不同温度下(20℃、27℃、34℃、41℃)的光合特性及叶绿素荧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处理温度的提高,均表现出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呈下降的趋势,胞间CO2浓度(Ci)及蒸腾速率(Tr)上升,且34℃时净光合速率下降幅度较大,可见Pn的降低主要由非气孔限制因素导致;不同处理温度下,最大荧光(Fm)、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光化学猝灭系数(qP)和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呈持续下降趋势,而初始荧光(Fo)、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则随处理温度的提高而迅速增加。本研究表明4种橐吾幼苗能够耐受34℃的短暂高温;在较高处理温度下,橐吾可以通过降低ΦPSII的电子传递效率和提高非光化学猝灭来保护反应中心免受伤害。(5)以长白山4种橐吾苗为试验材料,以园土、蛭石、草炭体积比为1:1:1为栽培基质,研究了其在不同pH值(pH=4.5、5.5、6.5、7.5、8.5)下的生理响应,研究发现,随着基质pH的升高,橐吾的生长、生物量及叶绿素含量均呈现下降趋势,在pH为5.5时其株高,叶面积,生物量均达最大值,膜透性,MDA,脯氨酸及POD、SOD活性基本呈现先下降后上升趋势,且在pH为5.5左右达到最低值,其次为4.5和6.5两种处理,种间差异显著,可见,pH为5.5可作为橐吾生长的较适pH值,其次为4.5和6.5,过高或者过低pH值都会不利于橐吾的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