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锌P型掺杂第一性原理研究

来源 :江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10次 | 上传用户:xicai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氧化锌(ZnO)是一种宽带隙半导体材料,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然而,由于p 型ZnO材料难以获得,使得ZnO的应用范围受到很大限制。因此,如何制备 p型ZnO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重要课题。本文在充分调研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比较系统地对ZnO的p型掺杂问题进行了理论研究。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本文采用第一性原理赝势方法主要研究了以下问题: 首先从氧化锌的结构入手,分析其晶格和电子结构特点,然后介绍了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这是目前在材料科学中广泛应用的一种方法,并重点介绍了赝势理论;接着详细研究了氧化锌的各种本征缺陷,并根据研究结果指出过量的锌所导致的锌填隙和氧空位是 n 型导电性的主要来源;随后主要对氮掺杂氧化锌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并指出氮是 p 型掺杂的最佳备选元素,可是氮掺杂需要在富锌条件下进行,因为在富锌条件下它的形成能最小,这就面临一个难以抉择的困难:富锌条件能使氮掺杂的形成能最小,有利于提高氮在氧化锌中的浓度,但同时富锌条件也有助于形成 n 型导电,它会对 p 型掺杂形成补偿作用,削弱 p型掺杂的效果。文章同时也对共掺模型进行了研究,但研究结果对 p 型掺杂未有明显改进。在文章的后面部分提出了氮氢共掺模型,这一模型明显不同于其它模型,它的特别之处是让氢原子占据间隙位,氮原子占据氧位,其形成能很小,且比单独用氮掺杂小得多。这一模型有助于阻止锌原子对间隙位的占据,能有效地削弱施主缺陷对受主的补偿,并且就本文的各种模型来看,这是最有效的 p 型掺杂模型。文章最后对氧化锌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其他文献
纳米材料具有许多优异的性质和广阔的应用前景,已经成为物理、化学、生物等诸多学科领域的研究前沿。将纳米材料应用于锂离子电池的电极材料已经成为当前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锂离子电池是90年代后投放市场的新一代绿色环保电池,它因为电压高、自放电率低、体积小、重量轻、无记忆效应等独特性能被广泛应用于便携式电器以及电动汽车中。而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是制约其整体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最早商品化的锂离子电池所采用的负极
自从高温超导材料发现以来,它的机理和应用研究一直是热门课题。高温超导所具有的在液氮温区转变温度,使它具有诱人的应用前景,在有源器件领域,约瑟夫森器件研究是最活跃的一个课题。由超导结构成的SQUID被用于大地的磁测量,心磁、脑磁的测量,无损检测和数字电路中。要实现超导有源器件的集成化并与外围电路相匹配,就要有性能优良、重复性好的超导结,同时要求有高质量的超导薄膜。本文首先对高温超导约瑟夫森结和SQU
文章通过搜集整理我国在126个国家(地区)1326所孔子学院数据,使用系统GMM方法实证研究了文化“走出去”的出口贸易效应。认为我国文化“走出去”具有显著的出口增长效应,并表
随着阳光私募行业的不断发展,部分私募基金公司在规模不断扩大的过程中,旗下的多只产品出现了或多或少的业绩差异。投资者难免出现疑虑:私募是否会为了营销的需求,全力打造一只旗舰产品,树立品牌,吸引投资者购买公司旗下新产品?好买基金统计了产品数量在5只以上的私募基金公司,在这25家筛选出来的私募基金中,除去旗下成立满1年产品不超过3只的私募公司,包括2010年才发行第一只产品的泽熙、瀚信,也包括在2010
聚合刷是一层由聚合物长链将一端固定在基板面上形成的“刷子”状的聚合物体系。聚合物刷的研究在许多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如聚合物的粘附、胶体稳定、润滑和细菌中DNA的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