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农村城镇化程度愈演愈烈而导致传统聚落被破坏的形势之下,聚落的保护成为迫在眉睫的重要任务。上至中央下至省市政府都出台相关政策法规促进传统聚落的保护与发展,并建立传统村落评价认定指标体系,提出了中国传统村落名单,将风貌保存较为完整良好的传统村落列入保护名单之中。同时,被保护起来的传统聚落声名鹊起吸引了各个方面的目光,其中旅游业的疲软使得传统村落抓住了转型的契机,成为了旅游的新选择。传统村落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需要找到一个管控方式让传统聚落保持传统的活力。而地学信息图谱的提出与发展为景观基因图谱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因为本项研究内容涉及多类学科,具有明显的边缘性与交叉性,包含了地理学、历史学、建筑学、社会学、生物学等相关学科,综合运用相关学科的有关方法。通过实地走访调研与文献查阅,从形成原因、地形地貌、聚落形态将海南岛汉族传统聚落分为不同类别并分别总结其景观特征,从聚落的景观构成要素与空间构成对海南岛汉族传统聚落景观进行分析,以美孝村聚落空间的构成作为案例。总结具体影响海南岛汉族聚落的形成机制与分布局面的原因。通过对海南岛汉族传统聚落的布局形态、民居特征、公共建筑、建筑装饰和环境因子景观基因的识别分析,从众多景观基因中依据对聚落景观产生的影响程度对景观基因进行提取,从而构建海南岛汉族传统聚落的基因提取系统。从海南岛汉族传统聚落景观构成与空间形态分,将海南岛汉族传统聚落景观构成按照景观三要素"点、线、面"整理归纳。对海南岛汉族传统聚落的空间形态进行分析,发现不同聚落之间空间形态的差异性及其形成因素。分析海南岛汉族传统聚落景观的形成与演变历程,探析其形成与演变的动因。最终目的在于从不同维度景观要素和区域范围,构建海南岛汉族传统聚落景观基因图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