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化学计算的应用研究Ⅰ.基于价键理论的化学键电子密度拓扑研究;Ⅱ.细胞色素P450单加氧化含硫原子底物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来源 :厦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pfh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从以下几部分展开: Ⅰ.基于价键理论的化学键电子密度拓扑研究 为了探寻化学成键的本质,我们对一系列电子对键采用从头算价键方法研究电子密度的拓扑性质。在价键理论框架下,电子密度及对应的Laplacian可分成共价,离子及共振成分。分析提供了一个基于密度特点的成键类型,并且揭示了除了共价键和离子键外,电子对键还存在着第三种成键类型,称为Charge—Shift Bond(CS—Bond)。如预期中一样,对于典型的共价键,在BCP处共价成分的Laplacian值为负值且负值很大。相反地,在CS键里,共价成分的Laplacian值很小或为正值,这与这些键的共价相互作用是弱的吸引或是排斥的特点相吻合。另一方面,在CS键中,共振成分的Laplacian值为负或接近于零,其绝对值随着与共价—离子混合相关连的动能的减小而增加。我们提出了一种新的关于在BCP处总的电子密度的阐述,从密度的观点来表征共价键,离子键和CS键。 Ⅱ.细胞色素P450单加氧化含硫原子底物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细胞色素P450是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功能独特的氧化剂,但是它的反应活性物种至今没有定论,这对研究化学反应机理的化学家们构成了很迫切的挑战。关于硫醚在P450作用下发生硫氧化的反应机制的争论使这一难题显得更为突出。 我们采用DFT方法计算研究了CpdⅠ和Cpd0催化下的二甲硫醚发生硫氧化的反应机制过程,结果表明CpdⅠ催化硫氧化反应是低自旋选择的,且反应能垒很低仅为7.1 kcal/mol,说明CpdⅠ在硫氧化反应中活性很高,催化的反应速率极快。而Cpd0通过分步的O—O键均裂/Od进攻的硫氧化反应需要跨越第一步至少17.8 kcal/mol的能垒,相对CpdⅠ而言,Cpd0的活性显得很弱,对应的反应速率约比CpdⅠ的慢6个数量级。此外Cpd0通过O—O键均裂产生活性自由基物种的反应还受到其它平行反应的有效竞争,所以我们认为,在原态的P450中对S—氧化起作用的活性物种是CpdⅠ,甚至在突变的P450中,Cpd0的作用也可以忽略。 此外我们还对CpdⅠ和Cpd0催化底物P—methylthio—N,N-dimethylaniline(p—MT—DMA)发生的区域选择氧化反应中的S—氧化反应进行了初步的DFT计算,结果表明,在CpdⅠ存在时,Cpd0对S—氧化处于“寂静”状态。CpdⅠ不存在时,Cpd0相对CpdⅠ而言,仍然是参与催化S—氧化的较差的氧化剂。
其他文献
α-氨基膦酸及其衍生物,作为天然氨基酸的类似物,具有抗肿瘤、抗植物病毒、植物生长调节、除草、杀菌、抑制酶活性、抗氧化及防辐射、破坏生物细胞膜等生理活性,在医药、农药中
国际足联的改革和动荡依然在继续。9月16日,《法国足球》杂志宣布,从今年开始将不再与国际足联合作评选“国际足联金球奖”,双方为期6年的合作正式结束。9月20日,《法国足球》公布了新的金球奖的初步评选原则。作为曾经的世界两大足球奖项,金球奖重获新生,而国际足联原有的“世界足球先生奖”很有可能死而复生。这种分裂,清晰体现出国际足联与重量级媒体之间的博弈。作为中国媒体从业者,遥望围绕金球奖之间的争斗,有
本论文以廉价金属镍作为催化剂,端炔为偶联试剂,通过双C-H键断裂方法,实现了不饱和C(sp~2)-H键与端炔的炔基化/环化反应,成功合成了一系列异吲哚啉酮衍生物。该反应首先以苯甲酰胺基吡啶-1-氧化物1a与苯乙炔2a作为模板反应的底物和偶联试剂,对反应所需镍盐、碱、氧化剂、溶剂、温度等进行了筛选,得到优化反应条件:5 mol%NiCO_3·Ni(OH)_2·xH_2O为催化剂,2.0 equiv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