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抗氯离子腐蚀的耐久性试验与寿命预测研究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shu1q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国内外对氯腐蚀环境混凝土结构的耐久寿命预测作了大量的研究,核心问题是如何确定与实际相符的氯离子扩散系数。现有的扩散系数确定方法主要有长期自然扩散试验法和电场加速扩散试验法。自然扩散法原理简单,容易令人接受,且表观扩散系数比较接近实际情况,可信度高,经修正后可用于实际寿命预测。但是试验周期漫长,试验过程繁琐,不利于实际工程的应用。电迁移试验由于操作简便,测试时间短,可以得到自然渗透试验的类似结果,可重复性好,在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目前缺乏对电场加速扩散试验法和自然扩散试验法的结果相关性关系的研究。研究二者存在的关系,把电场加速得到的结果和自然扩散得到的结果很好的结合起来,运用于工程实际,对于相关的工程耐久性设计、施工等都具有普遍和现实意义。   针对上述问题,本论文的研究主要围绕如下五个方面展开,并取得了相关的研究成果:   1、通过室内试验研究氯离子在混凝土中的扩散规律   通过室内电场加速扩散试验,研究了在外加电场情况下氯离子在混凝土中扩散规律,并对其各种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通过自然扩散试验,研究了氯离子在自然浸泡的情况下于混凝土中的扩散规律,并对其各种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   2、建立电流和氯离子扩散系数的理论关系式,探讨扩散系数的计算方法   为了快速得到混凝土不同养护龄期的氯离子扩散系数,采用外加电场的试验方法来加速氯离子在混凝土中的扩散。建立电流和氯离子扩散系数的理论关系式,根据试验结果采用不同的计算方法计算氯离子扩散系数,同时对不同的计算方法进行比较讨论。   3、基于“逐步推进法”修正自然扩散情况下的有效扩散系数   氯离子扩散系数是影响混凝土结构耐久寿命的关键参数。论文通过室内氯离子自然扩散试验研究氯离子在混凝土内的扩散规律,采用“逐步推进法”确定与各种龄期相应的有效扩散系数。   4、氯离子扩散系数分阶段衰减模型的建立   在目前氯离子扩散系数衰减规律研究的基础上,把氯离子扩散系数衰减分成两个阶段,即养护衰减阶段和自然扩散衰减阶段,建立相应的衰减模型。结合电场加速试验和自然扩散试验结果,通过非线性拟合方法确定衰减模型中的相关参数,进而确定氯离子扩散系数随着养护龄期和自然扩散时间的递变规律。   5、改进的氯离子扩散模型的提出   把氯离子扩散系数衰减模型运用于Fick第二定律,提出改进的氯离子扩散模型,用于对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寿命的预测。在实际工程中,通过电加速试验得到小龄期的氯离子扩散系数,就可运用改进的扩散模型预测实际工程中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寿命。
其他文献
桥梁的模态参数反应了桥梁的动力特性,它为桥梁结构的健康监测、损伤识别、抗震抗风设计、振动控制和模型修正等研究提供了基础参数,开展大跨度桥梁结构的模态参数识别研究有非
随着我国桥梁技术的迅速发展,预应力混凝土桥梁广泛的受到工程界的青睐,而其多数采用节段施工技术,并以悬臂节段施工法为主,桥梁不是一次落架而成。因此为了确保桥梁成桥状态的线
近二十年以来,世界上陆续发生了破坏力很大的地震,比如北岭地震、日本阪神地震、台湾921地震、还有2008年的汶川地震,地震导致大量的房屋倒塌,房屋倒塌的直接原因是结构发生过大
剪力滞效应是薄壁箱形梁的一个重要的受力特征,也是一个经典的课题。薄壁箱梁桥的设计中若忽略剪力滞效应的影响,将会带来较大的安全风险甚至有坍塌的危险。国内外学者研究剪力
既有建筑结构剩余寿命的评估,是指在建筑物建成并投入使用之后,根据对结构上的作用、结构抗力以及其相互关系的实际调查、测试,评估结构的实际可靠性及其剩余寿命,并以此为基础为
搭接柱转换是一种新型的转换形式。与常见的梁式转换、厚板转换相比,其不仅上、下楼层竖向刚度突变较小而且能够使转换层空间得到充分利用,因此具有很好的经济性和实用性。由于
系杆拱组合桥梁是一种拱圈与桥面系杆(梁)通过吊杆连接,共同承担荷载的新型组合桥梁体系,它将粱与拱有机的结合起来,不但显示了梁桥和拱桥各自的特点,而且使得两种桥型的优点得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