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现已步入老龄化社会,人口结构老化、社会保障制度滞后已经成为制约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一大瓶颈。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尤其是基层农村地区的养老问题,这不仅关系到数亿农民们的切身利益,还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小康社会的全面建设。我国由于计划生育政策、城镇化进程加快等因素的影响,农村地区的人口结构迅速老龄化,家庭养老功能也不断削弱,这就急需一种能适应当前实际情况的新型养老模式。社会养老机构不仅在质上,还是在量上都无法满足当今广大农村地区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再加之我国现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在农村发展机构养老为主的养老模式,在这样一个社会经济背景的前提下,农村社区养老模式呼之欲出。本研究的方法及主要内容:(1)对当前农村地区的养老背景进行了分析;(2)阐述了农村社区养老服务的相关理论,解释了老年人、人口老龄化、社区、农村社区的概念,说明了发展农村社区养老服务的理论依据:(3)基于成都市温江农村地区的实地调查,对调查样本进行了数据分析;(4)阐述了温江农村社区养老服务的需求现状和供给现状;(5)重点介绍了英国和日本社区养老服务的经验与启示;(6)得出温江农村社区的养老服务供给不足,社区养老供需失衡。本研究的结论及建议:(1)农村社区养老服务模式不仅可以有效缓解我国的农村养老压力,而且还可以通过自我开拓、自我创新等方式不断发展,它具有因地制宜、灵活操作等优点,更加贴切于农村老年人的生活,从而有效改善了老人们的生活质量,整体上提高了农村地区的养老水平;(2)农村社区养老服务体系的构建原则为:政府占主体地位的原则、以公众的需求为指导方向的原则、社会广泛参与的原则和保障与经济同步的原则;(3)构建农村社区养老服务体系的基本思路为:加快农村社区养老服务的制度供给、加强农村社区养老服务资源供给和要转变观念,加强农村社区养老服务的宣传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