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富春江沿岸乡村景观特征研究 ——以梅蓉村、东梓关村等六个村落为例

来源 :浙江农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lanet03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乡村景观特征有利于对乡村景观资源充分识别、合理利用、有效开发,提高人类行为与环境的相容性,是乡村设计规划的前提与基础。随着乡村振兴进程的加快,后续建设出现聚落分散、生境破坏、地域特色丧失等问题。在国家乡村振兴与杭州市实施部署“拥江发展”战略的背景下,本文以富春江沿岸乡村为研究对象,采用景观要素分析与景观格局相结合的方法深入研究乡村景观特征,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保护与更新策略,以期为同类乡村景观特征研究提供参考。论文主体分为三个部分:首先,根据富春江沿岸乡村植被覆盖度及其与江岸的关系,将其分为三种不同类型村落:山水边缘型、河流边缘型及沙洲岛屿型,并分析不同岸线特征下乡村的分布情况,整体把握富春江沿岸的乡村景观要素构成。其次,选取梅蓉村、俞赵村、东梓关村、窄溪村、桐洲岛及五丰岛等六个村落为研究对象,采用景观要素与景观格局两种分析手段,结合微观与宏观、感性与理性、定性与定量的方式归纳总结富春江典型村落乡村现状特征。最后,根据典型村落现状特征存在的共性问题,从自然景观要素、农业景观要素、聚落景观要素、人文景观要素及景观格局等五个方面提出保护与更新策略,得出以下结论:(1)沿岸村落分布特征整体呈现出北岸山水边缘型较多,南岸河流边缘型村落较多,沙洲岛屿型村落均匀分布于富阳境内,新桐乡、场口镇段村落分布最密集。(2)沿岸乡村形成“江—农田—聚落—山”、“江—聚落—农田”、“江—沙洲—江”三种山水格局;农田肌理以平田、水田为主;聚落分布形态以“带状”、“块状”为主;街巷肌理以“一字型”、“十字型”、“网络状”为主;人文景观则以农耕文化与商贸文化为主导。沿岸乡村景观格局整体呈现斑块分布相对均匀,土地利用丰富,景观多样性丰富,景观聚集度与蔓延度相对较低,景观斑块形状复杂。(3)典型村落存在五大共性问题:自然基底破坏,侵占江岸肌理;农事边界模糊,削弱水利形态;聚落风貌多样,乡村规划滞后;传统文化流失,乡土特征淡化;优势斑块分散,干扰生态功能。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五大保护与更新策略:(1)保护自然风貌,延续山水格局;(2)明确农田边界,恢复水利设施;(3)分级保护古建,统一聚落风貌;(4)塑造文化场景,强化场所记忆;(5)保持斑块完整,实现生态价值。
其他文献
森林在缓解气候变化和平衡碳收支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中国森林更是重要的碳汇,在全球的碳收支平衡中扮演重要角色。中国亚热带是中国森林的主要分布区,占中国森林面积的44%,是中国的主要商品林和木材资源基地。过去50年来,中国亚热带森林受到各种自然和人为干扰因素的强烈影响,包括森林砍伐、土地利用变化、火灾、干旱、病虫害等。同时,中国也实施了许多新的林业政策或法规,如集体林权改革、天然林保护、造林工程、
台风/飓风是影响森林生态系统可持续性的主要因素之一,特别是在沿海地区。近年来,很多超强台风登陆中国沿海城市,对生命安全、财产、作物产量等造成了很大的影响。2014年7月18日,超强台风“威马逊”登陆我国海南省和广东省,风速超过60m/s,共造成中国384.8亿元人民币的经济损失;2019年8月9日,超强台风“利奇马”登陆我国浙江省,仅在浙江省就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37.2亿元人民币。台风对生命安全、
脉冲微分方程理论是微分方程的一个重要分支,在近几十年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它从数学的角度,将生活中的具体事物变化转化为一个个数学模型,通过分析研究数学模型的各种动力学性质,将得到的数学结果应用于生活当中,从而实现对其有目的的控制。本文主要针对农业生产中的病虫害综合治理问题建立几类具有脉冲的微分方程数学模型,我们讨论了脉冲微分模型解的有界性和害虫灭绝周期解的局部渐近稳定性和全局吸引性以及持久性的充分条件
贾第鞭毛虫(Giardia canis)是一种较为常见的人畜共患肠道寄生原虫,在全世界范围内传播。目前贾第虫的分型依据主要以宿主区分,包括8个集聚体即集聚体A-H。其中,集聚体A和B可以感染人类与哺乳动物,集聚体C和D主要感染犬科动物,集聚体E感染牛,集聚体F一般感染猫科动物,集聚体G感染鼠类,集聚体H主要感染海洋哺乳动物。在临床情况中,传统免疫学方法常使用广谱抗体检测。广谱检测对于不同集聚体检测
杨树作为林木研究的模式物种,具备完善的遗传转化体系。培育材性优良的转基因木材品种,实现对木质素含量的精准调控,改善木材品质,对于造纸成本的降低、生物质能源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类固醇膜结合蛋白(Membrane steroid-binding protein,MSBP)是一类定位在质膜上的支架蛋白,通过起始细胞响应和调节类固醇转运、代谢来影响植物生长发育的多个过程。本研究旨在探究杨树MSBP基因的功
乡村湿地是湿地家族的重要一员。因其生态、生产、生活特性不一,同时乡村又是当前国家发展的重要地区,故乡村湿地成为本研究的主题。本研究致力于乡村湿地景观规划设计方法的研究。首先对乡村湿地的相关文献进行查阅与综述,对典型湿地案例进行分析,并对生态敏感性评价方法进行概述;其次梳理了乡村湿地景观的功能、设计目的和设计原则,从乡村湿地景观的结构层面出发,归纳总结湿地乡村景观的设计策略和方法,提出生态敏感性评价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PRRSV)是一种球形、带囊膜的单股正链RNA病毒,主要造成妊娠母猪繁殖障碍和仔猪呼吸道疾病。其弱毒活疫苗和灭活疫苗都无法为猪群提供安全有效的免疫保护,开展新型疫苗研发是防控该病的关键措施之一。反向遗传学构建重组病毒技术是开展新型疫苗研究的重要技术平台,该技术也可以应用于
本研究以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作为研究对象,运用离轴积分腔输出光谱(OA-ICOS)技术的原理,从时空变化规律的角度分析毛竹竹腔中的CO2高浓度积累的特征。时间上包括对毛竹竹腔中CO2浓度的日变化规律、季节变化规律测定。空间上测定竹龄、高度2个不同组合下的毛竹竹腔中的CO2浓度的差异,通过对比不同高度、不同竹龄的毛竹竹腔中的CO2浓度变化规律两个方面进行观测实验。同步测定
中国传统书院延续千年,是中国古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创造了灿烂的文化。传统书院在空间营造上也别具一格,其营造的理念时至今日仍然熠熠生辉。尤其是当下面对现代高校校园景观建设中存在的文化内涵缺失、生态设计薄弱及人文关怀不足等诸多问题,更具有我们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思路。将传统书院空间营造的理念传承应用于现代高校景观设计之中,不仅能传承和弘扬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同时对构建高品质、特色化的高校景观具有重要作用
禽类感染星状病毒,可导致严重的致死性肝炎和肾炎等;禽流感是由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AIV)引起的一种高度传染性疾病,H5N8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5N8 subtype highly pathogenic avian influenza virus,HPAIV–H5N8)会导致家禽和野鸟的全身性疾病,死亡率可达100%。星状病毒和H5N8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都可以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