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电力需求的持续增长,一些经济发达省市夏季高峰负荷不断升高,解决电力供应不平衡问题仅依赖发电侧资源调节是不经济,不安全的。如果利用需求响应措施则可以更好地引导用户,调动需求侧资源例如电动汽车、大规模空调及蓄热蓄冰设备等与电网互动,缓解资源与环境的压力。电价机制作为需求响应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利用价格杠杆起到削峰填谷的作用,其扮演的角色也将越来越重要。现阶段我国普遍实行的是分时电价,但是分时电价是费率相对固定的静态电价,已试点的尖峰电价实质也为尖-峰-平-谷分时电价,动态性较差。因此,设计合理的动态尖峰电价机制有针对性地引导用户减少或者转移尖峰负荷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本文在借鉴国内外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考虑用户响应的动态尖峰电价优化决策模型。在所提出的尖峰电价中,首先给出了利用阈值和模糊隶属度动态确定尖峰日和尖峰时段的方法,接着基于用户对尖峰电价的响应,建立了尖峰电价优化决策模型,兼顾了电网公司和用户的利益,并综合考虑了用户满意度、月平均电价不变和防止“尖峰漂移”等问题。仿真结果表明尖峰电价能明显起到减少尖峰负荷,改善负荷特性的效果,同时也能减少用户的电费支出。其次,本文探讨了所提尖峰电价对于电动汽车这种重要需求侧资源的影响。在本文的研究中,根据相关数据统计利用蒙特卡洛方法对无序随机充电模式、有序充电模式和V2G模式等三种充电情景的充放电负荷曲线进行模拟,分析尖峰电价优化前后的变化。通过仿真可知,尖峰电价可以明显改善电动汽车充放电负荷“峰上加峰”的问题,同时电动汽车与电网的双向互动也可进一步提高电网可靠性。最后,为了更好地促进尖峰电价的推广实施,建立了相关的评价体系。在本文的综合评价体系中,对尖峰电价实施效果进行了梳理,建立了合适的框架,并定义了评价指标,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进行评价。此评价机制可以提供恰当的反馈信息,给电力公司、用户及政府相关部门提出有效的配套意见,对进一步完善尖峰电价机制有着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