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标记维度约减和分类算法研究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bin_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标记学习来源于文本分类问题的研究,现实生活中很多基于机器学习的问题都可以看作是多标记学习。传统监督学习中每个示例仅仅具有单个标记,但是多标记学习中每个示例拥有多个标记。为了提高多标记学习中分类的准确率,示例的大量原始特征被采集,导致输入空间维数非常高,从而造成“维数灾难”问题。因此,如何从输入空间的高维特征向量中获取有效的低维数据,对于提高多标记分类问题的准确率有重要意义。本文的研究重点是多标记分类中的维度约减算法和多标记分类算法。本文主要工作内容如下:(1)介绍多标记学习、常见的维度约减算法和流形学习算法。流形学习算法能够从高维特征向量数据中获取低维流形结构,并且从高维特征向量数据映射到低维特征空间时,能够保留高维数据中局部邻域间的相互关系。但是局部线性嵌入流形学习(Locally Linear Embedding,LLE)算法的近邻点个数是固定的,不能剔除流形中的小规模结构和不能避免将连续的流形分割为不相关的子流形。因此,如何选取近邻点个数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2)研究了在已标记数据比较少但是未标记数据大量存在的场景下,多标记分类正确率不高的问题。由于实际场景中输入空间的高维特征向量数据仅有少量被标记,大部分数据都没有标记。为了有效去除冗余特征并使用大量未标记样本所提供的潜在信息,需要使用半监督学习方法。为了能够利用类别已知的示例的监督信息,又利用大量类别未知的示例的统计信息进行维度约减;并且确定合适的近邻点个数,本文提出一种可变K近邻半监督局部线性嵌入流形维度约减算法(Variable K-Nearest Semi-Supervised Locally Linear Embedding,VKSSLLE)。(3)探讨多标记分类问题中出现的数据分类性能不理想的问题,并提出一种基于VKSSLLE维度约减算法的多标记朴素贝叶斯分类算法。该方法通过使用可变K近邻半监督流形学习算法进行维度约减,并引入朴素贝叶斯分类器进行多标记分类,从而提高多标记分类的准确率。利用不同维度约减算法与朴素贝叶斯分类器相结合,作用于不同的数据集进行实验,结果表明基于VKSSLLE维度约减算法的多标记朴素贝叶斯分类算法能够更好地提高多标记分类的准确率。
其他文献
由于现代军事技术的发展对雷达要求的日益提高,以及雷达所面临的挑战日益严峻,宽带雷达技术的发展将成为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它的重要组成部分宽带波形产生便成为一个必不可
表演驱动的表情动画实时合成技术是一项根据演员的面部表情动作实时驱动虚拟化身的脸部模型做出相同表情的技术,在视频游戏、远程会议、虚拟现实、人机交互等方面都有广泛的
微血管图像所含的信息可反映出病变组织形态,通过对微血管图像所含信息的分析可以为疾病的诊断、预防以及病后恢复提供基础支持。但是在微血管图像在获取的过程中,由于图像采集
移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显著特点是无线新业务的高速增长和用户需求的不断增加,随之带来诸多关键技术问题亟需解决,例如如何提升频谱利用率;有效地与周围环境交互并从中获取信
随着中国社会老龄化地加剧,老年人的安全已经成为社会共同关心的话题,其中摔倒对独居老人的安全构成了极大的威胁,如果摔倒发生后老人长时间没有得到救助,常会导致其失去意识、休克或者死亡等严重后果。本文运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实现视频监控的实时摔倒检测,并结合蜂鸣器和家居照明灯实现摔倒后的声光报警,同时通过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PRS)通信网络通知老人亲属及社区服务站的工作人员,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如下
随着多媒体业务的迅猛发展,用户对接入网络速率的要求也是与日俱增。在未来几年个人用户的带宽需求将达到百兆以上,而且每隔三五年用户的带宽需求就会提升10倍。目前的有线接入
随着无线移动通信在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对下一代的无线通信速率、性能等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有限的频谱资源中如何有效利用频谱成为了研究热门,网络编码(Network C
在浅海进行主动探测一直是水声信号处理的难题。一方面水声信道时延扩展和多普勒扩展制约匹配滤波的拷贝向量的设计,非高斯分布的海底混响干扰严重影响检测器的性能。另一方
随着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三网融合技术的普及和发展,如何快速推进有线广播电视网向数据化、双向化改造,构建新型接入网成为下一代广播电视网改造面临的主要机遇和挑战
本文设计了一个适用驱动大电流电机以及满足用户对电机加速度策略需求的电动车用电机智能控制系统,该系统能够满足当前一些车用电机的大驱动电流需求,同时能够根据用户实际需要,改变电机加速度曲线,实现电机控制的灵活性和应用性。文章首先分析了本课题电动车用电机控制系统的研究背景及意义,介绍当前电机控制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然后结合当前电机控制系统在性能和控制等方面的要求,引出本智能控制系统设计目标和实现的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