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城市就业,跟随农民工一起进城务工的儿童就成为了流动儿童。根据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国约有3800万流动儿童随父母迁移至城市学习生活;但是目前中国的户籍制度及教育政策,使流动儿童不得不从城市返回农村,成为回流儿童。目前国内外学者主要关注农村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两个群体,但还没有针对回流儿童这一弱势群体的展开研究。回流儿童从城市回到农村,生活环境的变化无形中会产生许多压力,势必对他们的心理健康产生一定的影响。本论文以流动经历为自变量,CES-DC量表抑郁得分为因变量,研究流动经历与回流儿童抑郁水平二者间的相关关系,希望引起社会对回流儿童的广泛关注,给予他们更多的帮助与支持。本文采用定量的研究方法,以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和首都经济贸易大学联合课题组在2015年10月针对河北和四川两省的137所农村寄宿制小学学生为调查样本,通过《学生问卷》、《家长问卷》、《学校问卷》、《教师问卷》来全面搜集个人、家长、学校、教师的信息,本文以学生问卷为主探索流动经历对回流儿童抑郁的影响,并横向对比普通儿童、留守儿童、回流儿童影响个体抑郁的因素,寻找影响回流儿童抑郁的真正原因。研究发现流动经历会对回流儿童抑郁产生显著负面影响,师生关系、同伴关系、亲子关系对回流儿童抑郁的影响最大。政府要从宏观上逐渐缩小户籍制度所带来的城乡受教育差距,促进教育资源更加公平公正的分配。在微观上,家长、老师要经常与孩子沟通交流,及时解决问题,促进其身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