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低空空域作为我国重要的战略资源,长久以来始终未能对大众开放。2010年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深化我国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意见》的出台标志着我国长期以来的低空空域限制正式破冰,低空市场成为各产业争先开发的对象。与此同时,随着国民休闲需求方式的转变及消费能力的不断增强,带有体验属性并且能够满足大众健康、娱乐和休闲需求的旅游类型,也成为了目前旅游业开发的重点对象。低空旅游作为在低空空域开放背景下,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上,旅游产业为了不断满足新型旅游消费需求、丰富旅游产品供给,与体育产业、通用航空产业等新兴产业融合发展的产物,其时尚性、体验性、刺激性等特点正逐渐成为旅游消费需求的焦点之一。目前云南省正处于从旅游大省向旅游强省跨越发展的攻坚期,同时也是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期,近期出台的相关政策都明确提出要把低空旅游作为云南省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新业态和新产品进行重点培育和打造。由于发展时间较短、相关学术研究较少,目前低空旅游还没有统一的、一致的提法和称谓,导致关于低空旅游的研究很难形成“平等”的话语对接与沟通。因此本文首先通过论证确定了低空旅游的概念,认为低空旅游是在低空空域范围内(具体指从地面垂直向上3000米以内的空域)依托各类低空飞行器(包括直升机、固定翼运动型飞机、滑翔翼、热气球、降落伞等)所开展的注重旅游者自身体验的、带有休闲娱乐性质的旅游类型,其核心旅游吸引物为低空飞行元素,同时本文还以问卷形式对低空旅游需求市场特征进行了梳理。其次在概念明确的基础上,运用产业链及旅游产业链的相关理论,构建出了低空旅游产业链,其层次划分为以提供最终低空旅游产品为主的核心层、以完善低空旅游者多种旅游需求为主要功能的相关层、为整个产业链提供保障服务的支撑层,并且运用GEM产业竞争力分析框架对低空旅游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全面分析,将资源、设施、核心企业发展状况、相关企业发展状况、本地市场现状及外部市场现状列为影响低空旅游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接着将所得到的研究结论应用于云南省低空旅游研究之中,运用GEM模型框架和问卷调查的方式,从产业层面以及微观企业层面共同说明云南省低空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问题主要包括低空旅游产业基础薄弱、产业部门之间衔接能力差、产业带动能力尚未充分发挥、创新能力不足以及缺乏产业发展支持政策等几个方面。最后根据存在的问题,从产业链层次角度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包括结合云南省实际的低空旅游产品开发思路在内的相关建议与措施,以期为刚刚起步的云南省低空旅游开发,以及相关的低空旅游运营企业和相关企业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提供一定的参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