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研究——以西安市长安区北张村为例

来源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mozaos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经历了漫长的农耕文明时代。在这一进程中祖先创造了无数优秀的智慧成果,依附脚下的土地,传承着华夏民族的辉煌。农村作为孕育农耕文明重要组成部分,培育了浩瀚的非物资文化遗产。北张村作为手工造纸的故乡,其造纸技艺与文化赋予了独具特色的村落形态。   在快速现代化与城镇化的冲击下,北张村的经济结构、生活生产方式及村落空间形态都发生了剧烈的变化。这与我国的文化、社会、经济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同全国各地的村落发展所存在的问题有着共性的一面和个性的特征。第一,构成北张村村落发展主要影响因素的是传统手工造纸,但其影响力的逐渐衰退,使得村落历史文化特色逐渐减弱。第二,北张村在快速现代化过程中,丧失许多村落的优秀建筑形态、街巷特色。第三,现存的造纸作坊散落存在,生产规模小,缺乏有效的保护措施。本文以还原分析,系统整合的方法为指导,以北张村村落文脉的发展历程为线索,分析村落的整体形态、建筑院落、街巷空间等,从而探寻在北张村建设过程中如何利用北张村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延续文脉,发展村落特色文化同时,也加强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   研究内容可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一、挖掘北张村的历史,从各个时期的发展中找寻北张村村落形态的生长规律及村落的文脉沿革,认知手工造纸文化对北张村村落建设的重要性。   二、剖析北张村村落空间环境特征,理清村落结构形态建设现状及成因,挖掘北张村在空间环境建设上与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契合点,寻找重构北张村文化特色的途径。   三、明确建设基本原则,基于对北张村现状的分析,整合现有特色资源,建构村落文化形象,延续村落文脉,创造村落空间环境,利用北张村新农村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结合的建设模式,寻找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实践乡村现代化进程的适宜之路。  
其他文献
中国书画鉴定的历史源远流长,卷轴画兴起之后,书画作为商品流入市场并成为一种经济活动,艺术品市场逐渐发展起来。明代艺术品市场的兴衰与政治因素和经济状况密切相关。明代艺术
期刊
本论文试从免费师范生为出发点,来论中国当下高校教育。之所以选择免费师范生为出发点原因是,本人2004年任教于华师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至今从教八年。有幸亲身培养出了第一届
期刊
本世纪开始时,随着经济水平提升发达国家或地区的人们表现出对传统机械化设计的冷漠,转而喜好简洁、不生硬的的设计倾向,工业产品的设计制造向感性,偏注于心理等方面的设计转变。伴随着此类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更体现了"以人为本"的设计推动力趋势。产品体验设计应运而生。突显使用者情感和心理因素价值的重要性是产品体验设计的核心。它可以带给用户更为生动的产品体验,帮助客户感受更完善的体验。心理模型是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