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hord的服务标识解析系统的仿真与性能分析

来源 :北京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mmi69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当今互联网中服务资源数量的急剧膨胀,曰益多样化的网络服务缺乏统一的管理模式,新型服务发展受到旧体系架构的制约,DNS更新速度慢,系统配置复杂,不支持移动性,传统的服务资源管理模式已经逐渐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一体化可信网络与普适服务体系基础研究”项目提出了一个标识网络的概念,把网络分为“网通层”和“服务层”两层。其中“服务层”中的服务标识解析系统很好的解决了传统互联网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在一体化网络中,服务标识解析系统负责分配、管理服务标识,并为每种服务都分配一个唯一的服务标识,统一由服务标识解析系统管理。服务标识解析系统采用分布式结构,这种结构对服务的描述和表达能力强,支持数据移动性,鲁棒性好,支持负载均衡,配置方便。服务标识解析系统路由采用Chord算法,每台服务器之间形成了一种对等关系,这种管理方式在当前小规模应用中已经发挥了一定优势。本文首先分析了当前服务标识解析系统一次查询中产生的三种不同时延,随后通过仿真将三种时延叠加确定了影响系统查询效率的主要时延。针对这种时延,本文提出了在基于Chord的服务标识解析系统中加入缓存机制的改进方案。增加缓存机制的核心思想是牺牲一部分系统容量来提升服务查询效率。在现有系统设计中,用户的查询请求都要通过路由算法经过n个中间服务器到达服务标识存储服务器。经过改进,每次用户的查询结果通过递归回复消息存储在经过的每台服务器的缓存文件中,下次同样的请求只要经过其中的任何一个服务器,就可以直接得到结果,无需最终路由到服务标识存储服务器。本文针对当前网络服务资源访问分布的实际情况,在仿真环境中实现了相应的查询请求模块,模拟了数百台服务标识映射服务器,设计了获取统计数据的方法,并且根据不同资源访问量逐步改进缓存机制,最后对加入缓存前后的服务标识解析系统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服务标识解析系统的查询效率有所提升。
其他文献
随着中职教育的不断完善,其在我国的教学体系中,也占据了一定的地位,为各行各业输送了较为专业化的人才。但是在中职阶段的英语教学课堂上,仍旧存在着不少的问题,这些不完善
根据新《高中英语课程标准》界定,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归纳为语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维品格和学习能力四个方面。在课堂教学中本人从创设紧密联系学生的真实生活实际的英语教学
2014年我国教育部在《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新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首次提出核心素养教育。与此同时,翻转课堂作为一种独特的教学形式受到了众多学者的关注
斯钙素(stanniocalcin,STC)是一类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的糖蛋白激素。人类STC包含STC1和STC2两个成员,均和多种肿瘤有关。近年来,STC尤其是STC2在肿瘤发病中的作用逐渐受到重视,研究表明,STC2主要通过对肿瘤细胞的缺氧保护,促进肿瘤细胞新生血管的生成,促进肿瘤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转移,抑制免疫反应等方式促进肿瘤的生长,使之避免凋亡。STC2能否作为一种新的肿瘤标志物,其相应
【摘要】伴随着新课改教育的不断深入,对我国当代教师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国的教师职工必须要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和探索能力才能够适应新课改教育,教师的职前教育也应该顺应新课改的发展模式,本文首先分析了在新课程下小学英语职前教育的概述,同时阐述了新课程下小学英语教师职前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最后总结了新课程下小学英语教师职前教育课程的优化措施。  【关键词】新课程 小学英语 职前教育 相关内容 存在问题 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