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知识经济的新时代,互联网+体现出融合、发展、创新、共生的新特征,培养适应时代新特征、经济新常态的合格人才被提升到至关重要的地位。创新创业教育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自上世纪90年代一跃升至受各国密切关注和改革的焦点地位。国家提出适应经济新常态,大力发展创新驱动型经济,开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后,各领域各行业迅速聚焦创新创业,并均在促进创业活动开展方面加大了投入力度。国家“十三五”规划确定了推定创新创业的专篇,并强调要“明确各类创新主体功能定位,构建政产学研用一体的创新网络”,“推动各领域各行业协同创新”。高校作为人才培养基地、承担着实践育人的重任。在创新创业教育领域已有了较为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但仍存在着区域差异性、粗放发展形态、理论研究滞后等不足,需要立足创新人才培养的需求,增强协同发展力度,促进各区域各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协同发展。本文选取共同体理论为指导,以创业教育为研究对象,运用共同体发展理论为视角对创业教育的现状进行分析,对创业教育共同体中主体作用、共生视角以及协同发展模式进行分析,对照当前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实践中协同发展能力的不足,分别从创业主体角度、高校教育主体角度、政府助力支持角度和协同机制建设的角度四个方面对创业教育进行了反思。对改进大学生创业教育,形成全员参与、共生协同的良好局面提供理论基础和路径参考。全文分为4章。其中第1章为绪论,阐述了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第2章为共同体理论研究,分别从词源结构、内涵发展等角度论述了共同体理论发展的思路和趋势,阐释共同体理论的基本内涵,奠定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第3章根据共同体理论指导分析了当前创新创业教育中的瓶颈问题。第4章针对瓶颈问题,在共同体理论指导下分别从主体、教育机构、政府支持、社会保障四个角度提出了改进创新创业教育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