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模式,承上,有理论基础;启下,有操作程序。在理论与实践之间模式是不可或缺的中介,但恰恰在这个重要问题上,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学要素彼此之间更多的不是相互作用,而是相互隔离,这种隔离使学生高阶能力的发展成为发展的瓶颈。发展互动英语教学模式需要推动力量,这个力量来自何处?教学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由此发生的多种多样的联系和这个力量是什么关系?通过哪些具体过程将这种力量组织起来?本文以发展互动英语教学模式为研究对象,运用现象分析与理论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个案研究法,调查法,实验法,从现状调查和教学反思入手,在详细解读教学模式转型的基础上,将建构主义理论引入发展互动英语教学模式研究的全过程。基于研究的理论假设、能力假设、教学本身就是合作创造知识的假设,按教学要素变革推动教学模式转型,进而改进教学模式功能的研究思路,选择两个班用两年的时间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本文应用“实验法”针对互动英语教学模式的测量变量和调查问卷组织了多次调研,获得了研究所需的第一手资料和数据,利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实证了互动英语教学模式的研究假设和因果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发展互动英语教学模式取决于教学要素的全面变革和对各种可能的条件优化组合;在发展互动英语教学模式过程中,每一个要素成功转型都是必要的,但是所有要素转型后联合或整合起来对互动英语教学模式的成功才是充分的。研究结果表明:互动英语教学模式各要素双向互动明显多于传统教学模式,说明教学要素在自己的功能领域有了更多的期望和要求,它们彼此间不再隔离、孤立地存在,而是在相互激活、相互作用中凝聚力量,将互动趋势指向学生的认知发展。研究发现:发展互动英语教学模式的实质是教学要素转型,特别是教学要素之件的相互作用和发生的多种多样的联系。转型结果反映的是学生认知结构由一种状态(低级)到另一种状态(高级)的过程。要素转型与学生认知发展构成了因果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