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双生病毒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发生,并已在多种作物上造成毁灭性危害,国内已报道和鉴定了30多种双生病毒。本文以福建省首例发现的胜红蓟黄脉病毒AYVV(登录号EF544600)为研究对象,通过双生病毒卫星小分子DNAβ的通用引物,PCR扩增获得AYVV-[F1]的完整DNAβ分子。经克隆、序列测定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AYVV-[F1] DNAβ组分全长1346个核苷酸,与台湾番茄曲叶病毒TLCV DNAβ(登录号AJ542495)的同源性最高,达100%。根据F1 DNAβ的全长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F1-βC1-F和F1-βC1-R对βC1基因进行了克隆后再将该基因插入到原核表达载体pGEX-4T-3中。重组表达载体pGEX-F1-βC1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DE3)经IPTG诱导后进行表达,SDS-PAGE结果表明F1βC1基因得到了正确表达。此外,根据F1 DNAβ基因组的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对F1 DNAββC1 ORF的大小为803 nt的部分启动子序列进行了克隆,同时利用PlantCARE程序对βC1 ORF启动子序列进行分析,在其内部发现了一些真核启动子中常见的顺式作用元件,如TATA-box,CAAT-box和GC-motif,同时发现了其他的一些植物调控元件。随后根据βC1 ORF启动子上顺式作用元件的位置设计了多个不同大小的缺失启动子,并由这些缺失启动子驱动egfp报告基因在烟草中进行瞬时表达和永久表达,鉴定了该启动子的启动活性。对瞬时表达的western blot分析和荧光显微镜检查表明:AYVV F1βC1 ORF翻译起始位点上游的173 nt的片段具有基础启动子的活性,而在翻译起始位点的上游存在能够增强启动子活性的元件。利用荧光显微镜对经过PCR和PCR southern blot鉴定后的转基因植株组织表达模式的进行分析,表明F1 DNAββC1 ORF启动子是一种韧皮部特异性表达的启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