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海相碳酸盐岩油气藏,是全球油气勘探不断取得重大突破的最重要领域。塔北轮南奥陶系碳酸盐岩油气藏,是由构造运动与潜山风化壳岩溶共同作用、联合形成的的缝洞型油气藏。位于轮南古潜山的轮古15区块奥陶系油气藏,就是该类以风化壳溶洞为主要储集空间、裂缝作为渗流通道、溶蚀孔隙为辅助储渗空间、低孔低渗的基质岩块为阻隔的特殊类型碳酸盐岩油气藏。论文在轮古15区块奥陶系碳酸盐岩缝洞储集体识别与参数特征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岩心、薄片、测井、地震资料进行缝洞型储集体特征的精细描述与缝洞型储集体相关控制因素的分析讨论,并结合地震资料对缝洞储集体平面分布进行了预测。主要取得以下几点的成果认识。(1)轮古15区块中下奥陶统鹰山组碳酸盐岩储集体,是由风化壳岩溶作用形成的缝洞型储集体,该类储集体主要为由岩溶洞穴、溶蚀裂缝和溶蚀孔隙三大类型的储集空间复合而构成的。利用岩心、常规测井、成像测井、钻录井、地震等方面资料,对洞穴、孔隙、裂缝等储集空间进行了综合识别。洞穴在FMI成像测井上表现为暗色斑状、在钻录井中出现放空漏失及在地震反射上出现串珠状发射特征,其充填物可由塌积、化学沉淀及机械沉积组成。孔隙在FMI成像测井上常表现为密集的斑点状。裂缝有构造裂缝、溶蚀裂缝和成岩缝之分,单井面缝率0.28%~2.03%,平均0.85%。(2)研究区鹰山组储集岩基质平均孔隙度1.23%,平均渗透率为0.23×10-3gm2,属于低孔低渗特征,对储层及油气产出贡献较大的为洞穴及裂缝。根据缝洞储集体及其充填物特征,划分出了风化壳披盖沉积物相、风化壳岩溶洞穴相、风化壳岩溶孔洞相、风化壳岩溶裂缝相、围岩致密相五个储集相及14个储集亚相和22个储集微相。(3)在纵向上,分别从洞穴型、裂缝-孔洞型、裂缝型储体对单井储集体发育特征进行解剖分析。在横向上,在距风化壳顶1OOm以内的范围储层比较发育,储层发育呈两-三套,横向连续性较好。储层厚度醉着深度的增加而减小,连续性变差,在风化壳100m以下的储层大多多呈点状分布。(4)风化壳岩溶及不同地貌下的岩溶残丘是储集体发育的关键。论文根据岩溶残丘面积、残丘幅度、残丘长宽比、单井缝洞特征等共划分出各类残丘252个。裂缝集中发育带影响并控制了溶蚀孔洞带与岩溶洞穴发育与分布,轮古15区块大多数井都在多组裂缝密集交汇处的鹰山组地层钻遇溶洞,其单井洞穴钻遇率高达92.11%。(5)平面上,缝洞型储层高值区在轮古433井、轮古903井、轮古15-8井和轮古15-21井附近;裂缝型储层沿着断裂钻遇率均有高值,在轮古15-11井、轮古15-4井和轮古15-20井最发育;孔洞型储集体整体钻遇率不高。研究区有利缝洞型储集体主要分布在岩溶残丘及与断层、裂缝叠合发育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