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有效的农产品期货市场对整个市场体系的健康发展举足轻重。大豆是世界上最古老、也是新兴的五大作物之一,对人们的生产生活、生态环境的改善都不可或缺。只有在有效的期货市场,期货产品才能充分发挥套期保值和价格发现功能。虽然我国大豆期货市场的规模发展迅速,但市场效率却不尽如人意,故本文对中国大豆期货市场有效性的研究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基于有效市场假说,本文从不同剩余期间的角度分析中国大豆期货市场的有效性。本文整理了2003年3月至2012年3月的中国大豆1号期货合约数据,运用ADF检验方法来检测时间序列的平稳性,接着利用Johansen检验法检验各变量之间的协整关系,采用DOLS方法检测各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然后通过Wald方法检验相关系数以检测不同剩余期间的期货之间的有效性和无偏性,并用ECM检测各变量之间的短期波动关系对长期均衡的影响,最后用GARCH-M模型来阐述预期风险和预期收益的关系。结果表明,中国大豆1号期货合约不同剩余期间的价格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即从长期来看,二者之间存在稳定的线性关系;剩余期间小于7个月时,期货市场是有效且具有无偏性;我国不同剩余期间大豆期货合约之间短期波动对长期均衡影响不显著,利用未来风险预测期货合约未来溢价的准确度低。因此,期货交易所、行业协会应积极发挥作用,培育机构和战略投资者以及套期保值用户,完善投资主体结构;要加快建立统一的信息服务网络,指导大豆生产和进出口贸易;应增加大豆的供给和改善需求,如加大对豆农的补贴力度,利用税收政策和金融工具扶持大豆龙头企业;鼓励企业主动参与国际期货市场,打破国际四大粮商垄断大豆产业链的格局,以尽快提高我国大豆期货市场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