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体育专业引入运动教育模式的理论研究

来源 :广西师范学院 | 被引量 : 8次 | 上传用户:songyang1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运动教育模式(Sport Education)于20世纪80年代初由美国著名体育学家西登托普(Siedentop)正式提出,并指明该模式既是一种课程模式也是一种教学模式,在培养学生的运动技能、理论知识、人文素养、社会适应能力以及终生体育意识等方面发挥着十分独特的作用和良好的教学效果。现如今,运动教育模式已广泛应用于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以色列、英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以及我国台湾岛和香港地区的学校体育课程教学,且占据着重要的教学地位。然而,我国内地对此的研究与应用则相对较为简单和很少涉足,因此,对该模式的理论应用研究将有促于纵观世界体育教学改革的发展特点,以此为我国高校体育专业教学改革提供多重发展视角和新的参考与借鉴。本论文主要采用了文献资料法、对比分析法、SWOT分析法以及逻辑推理法等多种方法,通过对运动教育模式和我国高校体育专业教学模式进行系统的分析,为达到我国高校体育专业应用运动教育模式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提供参考与借鉴的目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通过对运动教育模式的发展背景、概念、理论基础、结构特征、教学目标、主要教法以及构成要素进行全面分析,进一步证明该模式具备一套较为完善的理论体系和易操作的教学程序;其次对我国高校体育专业教学模式进行概况分析,指明其教育思想和教学结构,同时基于构成要素对运动教育模式和我国高校体育专业教学模式进行差异分析,找出两种教学模式各自的优势与不足;再次对两种教学模式进行SWOT分析,分别对其内部优势、内在劣势和外部机遇、外在威胁进行剖析与论述,为更科学的应用于教学提供参考依据;紧接着对引入运动教育模式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进行分析,结合哲学、系统论、教育学以及心理学的理论为基础对我国高校体育专业运动教育模式进行理论的重新构建,并提出应用该模式的注意事项:重视课堂常规的建立;科学分组,团队建设;合理划分学时比例;竞赛激烈程度的合理掌控;适用项目的选择性。最后,得出如下结论:运动教育模式的教育理念,符合现行《纲要》中强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体现“全面发展,以人为本”的教学;通过对运动教育模式理论体系的研究表明,该模式具备理论的完整性与科学性,且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与实践应用性;通过对两种教学模式分析后可得,二者均有其自身的优势与不足,且教学中互为补充;通过以上研究可得出,我国高校体育专业应用运动教育模式在理论基础上具有切实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因此,要打破传统教学观念,学习并运用新的视角看待教学;有机结合新型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与效果;积极加强课外引导,积累实践经验,提升技能水平;增设健康知识和预防损伤的内容教学;结合具体国情合理引入与改良创新;注重校本资源开发和高校体育俱乐部的改革探索,这都将为我国高校体育专业教学改革提供更多的实践平台与发展契机。
其他文献
数学学习困难是学习困难研究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学生人群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随着信息加工思想深入数学学习的研究,并逐渐成为主导范式后,致力于数学学习困难的认知加工机
生活质量的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美国,80年代中期开始进入我国研究者的视野。考察生活质量的相关研究发现,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是它的重要影响因素。本研究旨在探讨石家庄市
目的掌握金华市蚊类种群分布和季节性消长等动态变化规律。方法 2010年3—11月,统一使用诱蚊灯法诱捕蚊虫,对蚊虫进行分类、鉴定和计数。结果金华市全年平均蚊密度为4.61只/h
本文旨在通过建立CBA职业联赛球队球员贡献率的评价模型,为球队管理和球员价值的评估提供理性和量化的平台,通过对该评价体系的效果进行验证,为CBA科学化、定量化训练、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