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对轻度血管性认知障碍(mVCI)的影响,并进行安全性评价,为进一步拓展黄芪注射液的临床应用提供研究依据。 方法:2007年7月-2008年12月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老年病科、神经内科,根据数字随机表收集符合研究要求的轻度血管性认知障碍(mVCI)住院或门诊患者59例,其诊断符合Rockwood等[]]提出的VCI诊断标准并结合贾建平建议,认知功能采用简易智力状况检查法(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和画钟测验(Clock-drawing Test,CDT)评定,中医证型符合2002年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按数字表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30例,对照组29例,两组于入院后均按西医常规疗法,给予控制血压、对症处理等治疗,观察组在口服尼莫地平片(同对照组)30mg/片,3次/日的基础上,给予黄芪注射液10ml(10ml/支,含生药2g/ml,成都地奥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加入0.9%生理盐水100ml静脉点滴,1次/天;对照组西药组为尼莫地平组(拜耳公司提供,30mg/片,3次/天),30天为一疗程。观察治疗前后中医症候、认知功能、血脂、C-反应蛋白、胰岛素抵抗、事件相关电位P300变化,并评价用药安全性。 结果:1.一般资料显示年龄、性别、病程、体重指数、病情程度和合并症等在治疗前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2.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疗效高于对照组(80.00%,62.07%,P<0.01),观察组能明显改善患者气虚血瘀的中医症候。 3.治疗后观察组简易智力状况检查量表(MMSE)和画钟测验(CDT)积分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显著提高(P<0.05或P<0.01)。 4.治疗后观察组血脂、C-反应蛋白、血清胰岛素抵抗检查、事件相关电位P300各项检测均优于对照组(P<0.01或P<0.05)。 5.治疗前后59例患者的肝、肾功能,血、尿常规均无异常改变,治疗过程中亦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 结论:1.气虚血瘀是轻度血管性认知障碍(mVCI)的病机之一,益气活血法是防治其的主要治法。 2.黄芪注射液有显著改善轻度血管性认知障碍(mVCI)的作用,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3.黄芪注射液治疗轻度血管性认知障碍具有良好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