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vJ3基因在雷竹开花调控途径中的作用

来源 :浙江农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tang08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竹类植物开花具有时间上的不确定性,并且大部分竹子开花后会成片死亡。雷竹(Phyllostachys violascens)是浙江西北部地区的一个主要笋用竹种,开花后竹笋产量会下降,而且其中部分会死亡,造成经济损失。开花是高等植物进入生殖生长的标志,是植物完成生活史的必要环节,植物开花受多种内源因素和外源环境因素的调节,由复杂的基因网络严格调控。模式植物拟南芥中关键开花基因的挖掘和基因网络调控研究,给竹子的开花诱导机理研究提供一个极佳的参考模式。本实验通过对雷竹开花基因PvJ3克隆,对PvJ3的功能进行了初步研究,结论如下:1、利用同源克隆法,从雷竹中分离获得1个J3同源基因,命名为PvJ3,序列分析表明,该基因的ORF区包含1260bp个碱基,能编码419个氨基酸。对PvJ3蛋白结构域分析可知,该蛋白具有典型的DnaJ结构域,是J家族一员。通过同源比对和系统进化树分析,可知雷竹PvJ3蛋白和其它物种中J3同源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很高。通过对PvJ3蛋白的理化性质和亲水疏水性预测,结果表明该蛋白可溶解性非常大,并且稳定性差。2、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技术,对PvJ3基因在开花和不开花雷竹的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进行分析。结果表明,PvJ3基因在开花雷竹和不开花雷竹的各个组织中均有表达。开花雷竹中,其在秆中的表达量最高,成叶中的表达量最低;在不开花雷竹中,也是秆中的表达量最高,幼叶、成叶表达量较低且无明显差异。3、构建了瞬时表达载体PvJ3-GFP,采用基轰击洋葱表皮细胞,通过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观察绿色荧光蛋白的信号,结果显示,绿色荧光主要在定位于细胞质和细胞核。4、构建pC1301-PvJ3转基因载体并通过农杆菌导入野生型拟南芥。观察转基因植株发现,与野生型拟南芥相比,过量表达PvJ3基因的植株开花时间提早,且表现出稳定的多主茎现象。5、双分子荧光互补实验结果显示PvJ3蛋白能与雷竹PvSVP和PvFT1发生相互作用,且定位在细胞核,这一结果表明PvJ3蛋白可能参与调控雷竹的开花过程。6、酵母双杂交实验结果显示PvJ3蛋白能与雷竹PvSVP和PvFT1发生相互作用,形成同源二聚体,与双分子荧光互补实验结果一致;且证明了PvJ3基因的C端是功能域。7、酵母双杂交实验结果显示PvJ3蛋白与PvFT1、PvFT2、PvFT4、PvFT5有互作反应,与PvFT3蛋白不发生互作,这说明PvJ3蛋白与PvFT1-PvFT5蛋白互作有选择性。
其他文献
由于滑溜水携砂能力差,裂缝支撑剂填充率低,导流能力有限,难以获得最优产能,采用公司现有滑溜水和线性胶进行优化复配形成复合增效压裂液,该压裂液具有滑溜水低摩阻和线性胶
自由基反应可以用来构建C-N,C-O,C-S键,已广泛运用在有机化学的各个领域中。本论文围绕着亚硝酸叔丁酯(TBN)引发的自由基反应合成氰基甲酰胺和氰基喹喔啉酮的工作展开了研究。
魏普玄学是对老庄学说的一次具体开展。士人的精神家园在失去人文关照的情况下,自觉地利用传统的思想资源进行形而上的重构。老庄思想在现实层面上反对虚假而繁琐的人为建构,当
背景胃癌是消化系统的常见的恶性肿瘤,转移与侵袭是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在中国,大多数胃癌患者在确诊时已经发生了转移。由于胃癌主要通过淋巴结转移,因此及时准确的判断有
本文以近几年国际上颇具流行性的网络语言为范本,分析其"走出国门"的原因,探讨它们如何在跨文化交际语境中成功传播,关注其在传播过程中的本土化变化,并提出语言的可接受度和
目的总结在重症监护病房(ICU)使用微量注射泵经中心静脉高浓度补钾纠正低钾血症的护理体会。方法85例低钾血症患者使用微量注射泵,以5~15 ml/h(6.65~20 mmol/h)的速度经中心
农业"走出去"是国家"走出去"战略的重要部分,是解决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资源紧缺、人口增长、市场扭曲、农产品能源化、金融化等诸多瓶颈的重要途径。本文探讨了推进我国农业"
目的探讨对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96例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的老年患者,以挂号的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
本文通过对基于Web的现代远程教育教学系统的阐述,重点介绍了远程教学系统的教师教学子系统和学生学习子系统。
小学语文是学生整个学期阶段的基础学科,直接影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习能力,为了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教师应在各个方面做好工作。传统教学中,教师关注较多的方面是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