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美学视角下小说《活着》之白睿文英译本研究

来源 :桂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as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说《活着》作为中国作家余华的代表作之一,自1993年出版以来即受到广泛关注。《活着》讲述了在大时代背景下,一个人一生的故事。小说主人公体会了从富贵安逸到一贫如洗的生活。其一生所经历的磨难、起伏与坎坷以及他在经受生活所带给他的一切磨砺后的感言皆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该小说的创作灵感来源于美国民歌《老黑奴》,余华于1992开始创作《活着》。1993年,这部书写人在面对生活无尽苦难后仍然保持乐观态度对待世界的巨著问世。小说出版后获得多项奖项。至今《活着》已被翻译成七种语言。2003年由美国加州大学教授白睿文所译的《活着》英译本由兰登书屋出版,该译本也引起了西方汉学家及国内翻译学者的关注。译者白睿文以当代华语文学、电影、流行文学和翻译学为主要研究方向,于1996年开始着手翻译小说《活着》。他不仅充分地尊重原作品,以及原作中的中国文化,并且保证了译本能够很好的被目标语读者接受。这种对读者接受能力和水平进行考虑的翻译思想与接受美学理论相吻合。接受美学理论是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由汉斯·罗伯特·尧斯和沃尔夫冈·伊瑟尔所提出的文学批评理论,该理论强调文本中的“未定义点”以及读者的“期待视野”。随后接受美学理论被引入翻译领域引申为翻译理论并指导翻译实践。接受美学理论的提出将翻译研究的重点从原文,原文作者转移到译语读者。因此评价一部译作好坏的标准也侧重于目标读者是否能够很好地接受欣赏译作。对《活着》这样一部充满中国元素的小说,其英译本能够受到国外读者的广泛欢迎也是白睿文高超的翻译技巧的充分体现。本文以白睿文所译的《活着》的英译本为具体文本,以接受美学翻译理论为理论基础,从“期待视野”及“文本未定义点的具体化”两个方面去解读白睿文的英译。本文选取24个典型的汉英对照案例,对白睿文的英译策略和方法进行具体分析。研究发现在对原著有充分的理解研读的基础上,白睿文的英译本准确地抓住并传递了原作的精神。在翻译时,白睿文首先基于自身期待视野对小说语言价值和艺术内涵进行深刻的解读,其次采用灵活多变的翻译策略和方法,使其英译本符合目标读者的语言,阅读习惯。通过对原本中可能造成目标读者阅读障碍的内容进行解释,使译文能够被读者广泛接受。同时在译文中保留必要的中国元素,来满足文学作品文化传播的使命。研究证明《活着》英译本的成功是译者在对读者期待视野、接受水平充分考虑的基础上,采用灵活的译法的结果,其英译本不仅符合目标读者语言思维习惯,并将原著中的文化和人物形象生动且不失本色的传递给了目标读者,这与白睿文高超的翻译技巧密不可分。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剖宫产瘢痕妊娠(CSP)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近年来收治的37例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37例患者中有10例在术前确诊,其余27例均是在药流
杉木(Cunninghamia llanceolata)是我国南方特有的优良速生针叶树种,在我国森林资源中占有重要位置。但是伴随着杉木人工林的迅速发展,人工林立地质量下降,影响林地生产力等弊端日益凸显。为此,本研究在安徽省金寨县天马国家自然保护区采集4个不同海拔高度(750 m、850m、1000m、1150m)的杉木林凋落物、土壤,测定凋落物、土壤和土壤微生物的碳(C)、氮(N)、磷(P)含量并
目的 观察综合疗法治疗前臂交叉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2006年7月~2010年8月综合采用口服止痛药,局部热敷、手法按摩及外敷止痛凝胶和限制腕部活动疗法治疗前臂交叉综合征患者34例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是一种不可或缺的蛋白质定量和定性工具。其成本低、分辨率高、易操作,能分离制备多种生物分子,制备分离的生物分子可以用于多种下游应用,例如蛋白
表面等离激元是金属表面电子在外界电磁场作用下产生集体振荡的现象,分为局域表面等离子共振(LSPR)和表面等离极化激元(SPP)两种。等离激元器件通常由贵金属或者重掺杂半导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