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10%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乙醇液为辅料,制备了菊花提取物(Chrysanthemum morifolium Extract,CME)缓释片,该缓释片在蒸馏水中能够持续释放12小时。建立了CME缓释片在水中的释放度UV测定方法,考察了影响CME缓释片释放的各种因素,结果表明,处方中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10%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均阻滞CME缓释片中药物的释放,控制处方中二者的比例可以调节药物释放速率。根据缓释片的有关参数采用正交试验,人工神经网络等方法优化了处方。 在处方优化的基础上,研究建立了CME缓释片中木犀草素和芹菜素释放度测定的HPLC法,并进行了方法学评价;研究了CME缓释片在水中的释放规律,用Higuchi方程较好地描述了CME缓释片的释放规律:Mt/M∞=0.1937t1/2+0.0376,r2=0.9887。 为了评价CME缓释片的体内释放行为,本文建立了小型猪血浆中CME效应成分——木犀草素和芹菜素浓度测定的HPLC分析方法,并以CME普通片为参比制剂,采用二制剂双交叉自身对照试验设计,用WinNonlin4.1药动学软件进行药动学参数计算,进行了CME缓释片在小型猪体内药动学研究与生物等效性评价。结果表明,CME普通片和缓释片的AUCo-∞经t检验无显著性差异(P>0.05),生物等效性实验表明,其F值按木犀草素计(F%=AUCo-∞缓释片/AUCo-∞普通片)为88.8%,按芹菜素计为88.0%,介于80-125%之间,可认为两制剂具有生物等效性。计算了两制剂的k,Tpeak,Cmax,和MRTo-∞值。以木犀草素为指标,缓释片和普通片的k值分别为:0.116±0.039l/h和0.382±0.24l/h,Tpeak为7.00±2.1h和5.92±3.7h,Cmax分别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