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树莓为蔷薇科(Rosaceae)悬钩子属(Rubus.L)小浆果果树,具有极高的食用药用价值。本研究以4个果实颜色不同的树莓品种(紫色果:美22、红色果:欧洲红、黄色果:金秋、黑树莓)为试材,分别于4个时期:5月末、6月末、7月末、8月末采集结果枝和根蘖苗上的叶片,以及4个品种的青果和成熟的果实。采用有机溶剂结合超声波辅助法,通过正交试验设计确定了叶片和果实中的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方法,并采用NaNO2-Al(NO3)3比色法测定其含量。分析了树莓黄酮类化合物的稳定性以及对4种自由基(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ABTS自由基、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利用打孔法和菌落记数法测定了其对4种真菌和3种细菌的抑制能力。通过分析不同种类、不同发育时期树莓叶片和果实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及其生理活性,为筛选高含量的黄酮类化合物树莓种质资源和生产树莓保健产品提供科学依据。通过试验得出结论如下:1.利用超声波辅助法从树莓叶片中提取黄酮类化合物的最佳提取条件是:95%的乙醇溶液在100W的超声辅助条件下提取1.5h,料液比为1:12(g/mL);从树莓果实中提取黄酮类化合物的最佳提取条件是:95%的乙醇溶液在100W的超声辅助条件下提取1.5h,料液比为1:10(g/mL)。2.4个树莓品种叶片黄酮类化合物均在6月末表现最高,但在相同时期4个品种含量高低次序不同,在6月末为欧洲红>美22>金秋>黑树莓,在同一个发育时期,欧洲红和美22的结果枝叶片要高于根蘖苗叶片;4个品种青果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含量均显著高于熟果中的含量,且不论熟果还是青果,4个品种的高低次序均为金秋>美22>欧洲红>黑树莓;同一品种树莓,其叶片黄酮含量高于果实。3.树莓叶片黄酮类化合物对4种自由基清除力与其含量呈正相关,6月末清除力最强,4个品种的清除能力为欧洲红>美22>金秋>黑树莓,同一品种对不同自由基清除力为DPPH>ABTS>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树莓果实清除力亦与其黄酮含量呈正相关,青果清除力均大于熟果,青果对4种自由基清除力相当,而熟果对ABTS、DPPH的清除力要高于羟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4.树莓叶片黄酮类化合物对纹枯病菌的抑制能力和其含量呈正相关,6月末抑制能力最强,美22树莓叶片提取物对4种真菌的抑制能力表现为黑斑病菌>纹枯病菌>根腐病菌>枯萎病菌;不同成熟度果实对对纹枯病菌的抑制能力和其含量表现为负相关,成熟果实均高于青果,品种金秋熟果提取物对4种真菌的抑制能力为黑斑病菌>纹枯病菌>枯萎病菌>根腐病菌,青果提取物对4种真菌的抑制能力为黑斑病菌>枯萎病菌>根腐病菌>纹枯病菌。5.树莓叶片黄酮类化合物对大肠杆菌抑制能力和其含量表现为正相关,6月末抑制能力最强,美22树莓叶片提取物对3种细菌的抑制能力表现为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不同成熟度的果实对大肠杆菌的抑制能力和其含量表现为负相关,熟果均高于青果,金秋果实提取物对3种细菌的抑制能力表现为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6.树莓叶片黄酮类化合物在80℃范围内表现稳定;具有一定程度的耐酸性,其在pH5.0-8.0之间表现稳定;在常温下贮存,随着贮存时间的加长,树莓叶黄酮表现出较快的降解,在避光条件下保存36h提取液吸光度降低的幅度也达到了23.3%;还原剂Na2SO3及柠檬酸对树莓叶黄酮稳定性均有一定程度的降低作用,而蔗糖和NaCl在浓度小于0.25%时对其无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