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学主义是起源于西方、与人文主义相对的哲学思潮,它崇尚科学知识、科学方法,认为它们具有普适性。科学主义对语文教育影响很大,促进了语文教育的科学化,以及整个现代语文教育框架体系的建立。同时,由于科学主义本身的弊端和语文教育实践中的偏失,科学主义对语文教育的消极影响也逐渐暴露出来。 本文主要从科学主义的视角,来考察中国语文教育百年的改革发展过程,阐明科学主义对语文教育产生的积极意义、负面影响,实事求是地评价科学主义。本文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语,正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 引言 中国的语文教育在百年里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又存在很多问题,值得教育界反思。科学主义是影响20世纪中国的重要哲学思潮,也是研究语文教育的独特视角。但目前语文领域对科学主义的研究还不深入,而且存在误区,有必要认真梳理。 第一部分 科学主义及其影响概说。科学对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促使科学主义哲学形态的确立。推崇科学知识、科学方法是科学主义思潮的核心思想。科学主义在20世纪前后传入我国后,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表现为社会思潮层面的“科玄之战”和教育层面的科学教育思潮,并逐渐形成了科学主义教育观。 第二部分 科学主义对中国语文教育百年改革的影响。科学主义促进了中国语文教育的独立与发展。科学主义认为科学是改造世界、认识世界的重要工具;科学知识是人类知识的典范,教育的中心任务就是传授知识、培养技能。科学主义崇尚理性的方法,重视对教育内容的分析。这些理念一方面影响了百年语文教育观念的发展,形成了工具价值观、知识中心论、理性分析本位三个核心观念;另一方面影响了百年语文教育实践的发展,表现在课程设置、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课程评价五个方面。 第三部分 走向科学性与人文性融合的语文教育。人文主义思潮也影响了教育的发展,人文精神的涵养是教育不可缺少的内容。语文教育具有丰富的人文精神内涵,必须重视语文教育的人文性。语文教育应该追求科学性与人文性的融合,具体实践可以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四个方面来探索融合的途径。 结语 科学主义思潮对中国语文教育百年改革的积极影响是主要的,所以不能盲目批判科学主义。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融合是必然的,应该以此来指导我们语文教育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