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修正后的托达罗模型为工具,以浙江“民工荒”为主线,研究在劳动力总量供大于求的矛盾下发生“民工荒”的原因及相关问题。
文章首先基于农村劳动力尤其新一代农村青年迁移目的发生变化的判断,引入了城市生活成本、城市向往程度、适应性心理成本、相对发展空间感、劳动力有效供给等变量,对托达罗模型进行了修正和拓展,形成了城乡人口流动模型和区域人口流动模型。然后,通过分析浙江省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的动态变化,提出了浙江“民工荒”的主要特征是普通工人的短缺和年轻劳动力尤其年轻女工的结构性严重缺工,主要原因是劳动力有效供给不足和“打工红利”下降,恶劣的劳动条件和对当地就业环境的不满也推动着民工选择离开,而农村扶持政策只是暂时吸引了一批低薪民工回家务农,不起主导作用。隐藏在这些因素的背后是企业的低成本扩张模式,这是导致“民工荒”的根本性原因,有效解决之道是通过产业梯度转移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最后,文章认为,在破解“民工荒”的过程中,政府首先要做的是提高民工对话能力,并作为公正的“第三方”来推动劳资双方的平等博弈;同时,还要通过改善就业环境和加强农民工培训,吸引和培养城市发展所需要的蓝领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