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工短缺与政府责任——浙江“民工荒”的实证研究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ngsh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修正后的托达罗模型为工具,以浙江“民工荒”为主线,研究在劳动力总量供大于求的矛盾下发生“民工荒”的原因及相关问题。   文章首先基于农村劳动力尤其新一代农村青年迁移目的发生变化的判断,引入了城市生活成本、城市向往程度、适应性心理成本、相对发展空间感、劳动力有效供给等变量,对托达罗模型进行了修正和拓展,形成了城乡人口流动模型和区域人口流动模型。然后,通过分析浙江省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的动态变化,提出了浙江“民工荒”的主要特征是普通工人的短缺和年轻劳动力尤其年轻女工的结构性严重缺工,主要原因是劳动力有效供给不足和“打工红利”下降,恶劣的劳动条件和对当地就业环境的不满也推动着民工选择离开,而农村扶持政策只是暂时吸引了一批低薪民工回家务农,不起主导作用。隐藏在这些因素的背后是企业的低成本扩张模式,这是导致“民工荒”的根本性原因,有效解决之道是通过产业梯度转移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最后,文章认为,在破解“民工荒”的过程中,政府首先要做的是提高民工对话能力,并作为公正的“第三方”来推动劳资双方的平等博弈;同时,还要通过改善就业环境和加强农民工培训,吸引和培养城市发展所需要的蓝领工人。
其他文献
学校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体育是整个学校教育的重要部分,而体育教学是学校体育的基本形式。体育教学与其他学科一样必须把育人这一根本任务寓于教学之中,即担负着传授知识的任务,又担负着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任务,使学生掌握体育知识、技能,增强体质,促进身心和谐发展,同时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体育教学如何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我有以下三点想法。  1.体育教学中教师在思想品德教育上的表率作用  在教育
期刊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之间能够形成同频共振,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可以从情感认同、价值辨析教育、加强实践体验教育三方面
摘 要:本文针对学生上体育课的积极性不高,不明确上体育课是自己的责任,对体育课的目标和体育课的功能不甚了解等情况,探讨调动学生上体育课积极性的有效办法。  关键词:调动 学生 体育课 积极性    培养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学生积极性提高在心理上表现主动学习,兴趣浓厚,情绪高涨,精神饱满,求知欲强烈。在生理上反映为大脑兴奋性增强,激素分泌增多,心肺系统活动加
学位
摘要:初中阶段是学生智力水平、身体素质迅速发展的重要时期,体育教学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是相当重要的。目前的初中体育以以导促学为教学原则。这就要求我们体育工作者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以教师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本文主要探讨了初中体育以导促学的重要性,以及我们如何在教学中落实以导促学的原则。  关键词:初中体育 以导促学  在体育课上,教师是主导。体育教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直接影响体育课程的质量
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理性精神指导下的艺术观不再居于绝对权威的地位,生命哲学、非理性精神、精神分析学说等向它提出了挑战,,许多当代艺术家抛弃了传统艺术技巧,绘画方法和工具材料,以纷繁多姿的崭新面貌出现在观众面前。追求心灵的真实成为当代绘画的主流。但是“真”了以后还要不要美,是个值得讨论的问题。  当代绘画艺术从表现形式来看主要有两种,其中一种就诣在表达纯粹的主观情感和表现心灵的真实。这是一个伟大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