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企业知识挖掘与再利用研究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guiyuan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产业转型是一个充满风险和挑战的过程,产业的兴衰更替无数次地淘汰了未能成功转型的企业,甚至是行业的领导者。考察国内外企业发展的历史,可以发现,确有一批企业成功地实施了产业转型,例如嘉陵、本田、新飞等等。这些企业的成功转型无疑取决于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它们在转型过程中均或多或少的挖掘和利用了企业内部知识,通过对企业内部知识资源的充分开发和利用实现企业技术能力的重新构建。因此,深入研究转型企业如何挖掘和再利用企业内部知识就显得尤为必要。目前有关知识挖掘、知识利用的研究已取得一定研究成果,但需要指出的是,相关研究主要是围绕野中郁次郎的知识螺旋,将知识挖掘与利用视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在一定程度上这种研究成果有碍于成为企业的分析工具并对其进行实际理论指导。因此,本论文分别探讨了知识挖掘与再利用。 本文首先对转型企业的概念进行界定,分析知识与技术能力的关系。然后在对现有文献检索与查阅的基础上,从知识管理、知识识别、隐性知识显性化以及知识利用理论四个方面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了回顾与评析。并从隐性知识存在载体和可表达程度两个维度出发,将隐性知识具体分为组织容易显性化隐性知识、组织难以显性化隐性知识、个人容易显性化隐性知识、个人难以显性化隐性知识。随后,结合案例,分析、探讨了嘉陵和本田在转型过程中如何识别企业内部有益知识,以及转型企业个人、组织难以显性化隐性知识的利用情况。在对以上案例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转型企业通过媒介识别企业内部有意知识的方法;并进一步从个人和组织容易显性化隐性知识角度出发,研究了隐性知识显性化的对策。最后,分析了转型企业难以显性化隐性知识的利用情况,提出转型企业个人、组织难以显性化隐性知识利用的三种途径,同时研究显性知识利用方法。 通过以上研究,本文得出如下两点结论:1.转型企业通过媒介方法识别对转型有益的内部知识;2.转型企业可以通过与外部技术源合作、类似转移、技术学习三条途径实现企业内部难以显性化隐性知识的再利用。为处于产业转型过程中的企业提供理论指导和分析工具,为政府和相关部门制定政策及采取措施提供决策依据。
其他文献
选择性执法即行政机关仅对符合同一法律要件的众多违法者中的部分行为人进行处罚的行为.选择性执法行为并非一律不受司法审查,对于选择性执法行为的审查需要分门别类进行厘清
一个有效的治理机制应当保证公司在经营不善时,能够及时更换不称职的高层管理人员,尤其是作为公司负责人的董事长和总经理。因此通过发掘公司内外部治理机制同高层管理人员变
衍生金融市场是当代国际金融市场的主要组成部分,其转移风险和价格发现的功能对整个金融体系的有效运行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企业或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提供了必要的手段。 然而
对振动放矿机的后续设备为带式输送机时如何均匀放矿,进行了结构上的优化,探讨其合理性,使其在工业生产中得到应用。 The follow-up equipment of vibrating ore miner is a
随着人们对生活环境质量要求度的提高以及近年来不断爆发的环境问题,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承担环境保护的社会责任,部分企业甚至因此要负担相当一部分环保支出,故管理层对企业环境
大庆石化公司是大型的国有控股企业,但也像中石化其他的公司一样,普遍存在着严重的库存问题。大量的库存不但占用对于公司发展、新产品开发等都是非常需要的流动资金,还占用了大
随着国内电信运营商重组改革和4G时代的到来,市场不断细分,以云计算、物联网以及移动互联网为基础的新型信息化业务步入市场。国内电信运营商要想进一步发展,就必须加大新型信息
2004年以来,受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和轿车市场泡沫破灭的影响,国内轿车市场增幅出现明显回落态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我们发现营销组合4P(产品、价格、促销、渠道)中的3P(产品、
为了使港口货源供应与港口的发展规划与组织目标相协调,避免出现港口无货可装或无货可卸的被动局面,根据营口港的发展战略和企业的组织目标,制定营口港货源开发策略,对港口企业决
在图书馆的各项工作中,流通服务是直接面对读者的一种服务,也是读者能够直接感受和体验到的一种服务.笔者针对沟通在公共图书馆管理中的重要意义进行了深入的探究与分析,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