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objective):观察手法整复对环枢关节解剖位置的影响,探讨手法整复环枢关节错位的机制和治疗效果,为手法整复环枢关节错位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methods):采用随机对照试验的研究方法,在临床上收集60例符合诊断标准、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的病例,运用标准对照法,将所收集的病例按照完全随机化的原则分为试验组(A组)和对照组(B组),试验组施加手法整复作为干预措施,对照组采用牵引法作为处理因素,观察齿突与侧块间距差、左右环枢关节腔间隙值之差和C2棘突偏歪值在治疗前后的变化,并观察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对试验结果采用配对设计资料的t检验、两组独立样本资料的t检验、Wilcoxon秩和检验和Ridit分析作为统计学方法,并对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 结果(results):A组在治疗前后齿突与侧块间距差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存在显著性差异,B组在治疗前后齿突与侧块间距差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无显著性差异;A组在治疗前后左右环枢关节腔间隙中点线的上下距离之差值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存在显著性差异,B组在治疗前后左右环枢关节腔间隙中点线的上下距离之差值变化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有显著性差异:A组在治疗前后C2棘突偏歪值之差值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存在显著性差异,B组在治疗前后C2棘突偏歪值之差值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无显著性差异;A组与B组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有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两组在临床症状的改善方面有显著性差异。 结论(conclusiOnS):用手法整复环枢关节错位可以较好地解决齿突与侧块间距不等的问题,手法整复是治疗齿突与侧块间距不等这一类型的环枢关节错位疾病的有效手段;手法整复和牵引治疗均对环枢关节腔间隙产生明显的良性影响,但两组相比较,这种影响无显著性差异,手法整复和牵引治疗均是治疗环枢关节腔间隙不等型环枢关节错位的好方法;手法整复治疗是纠正C2棘突偏歪变化的有效手段,其治疗效果明显优于牵引治疗;在临床症状的改善方面,手法整复的疗效明显优于牵引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