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皮影艺术是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瑰宝,已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而山西皮影以其浓郁的地方特色成为了中国皮影艺术殿堂中不可或缺的一个分支。对山西皮影的工艺技术特征进行研究,可以复原、记录、传承这一宝贵的传统工艺,进而对山西皮影工艺的历史流变和演进进行考察、解读。山西皮影主要由以孝义为代表的晋中皮影流派与以侯马为代表的晋南皮影流派构成,对山西皮影工艺技术的研究也将以这两大流派为切入点。其中,孝义皮影分为皮腔纸窗皮影和碗碗腔纱窗皮影两种风格。纸窗皮影造型粗犷、古朴,是山西皮影的典型代表,纱窗皮影则多受陕西东路皮影的影响,造型细致、华丽,将陕西风格与山西风格进行了融合。侯马皮影主要是纱窗皮影,皮影造型基本采取陕西东路皮影造型的特点,与孝义纱窗影戏皮影造型无二致。本文通过田野调查、文献查询、实物比对的方式,将孝义纸窗皮影与豫北地区皮影、侯马皮影与陕西东路皮影、孝义皮影与侯马皮影在材质、尺寸、造型上进行了比对研究,进而指出其中的异同及其渊源关系,理清了山西皮影的发展与周边地区之间的关系,以及山西皮影内部的派系流布情况。传统手工艺承载着民族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记忆,只有对其进行充分的研究,才能更好地进行传承和发扬。山西皮影工艺技术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逐步总结出了很多有实用价值的经验,如对于如何选皮的认识、雕刻方面“推皮法”的使用、上色方面对红、黑、绿、黄四种基色的偏爱等。山西出土的诸多金代墓葬壁画所反映的皮影实物,在全国都有着极高的代表性,为佐证中国皮影的起源和发展提供了绝好的素材,同时也显示了山西皮影在中国皮影中的地位和作用。本文通过对孝义、侯马两地的实地考察,从科学技术史的角度详细阐述了山西皮影的制作工具、流程、特色以及演进,清晰地构建了山西皮影的制作过程,为更深入地从技术层面认识山西皮影提供了可能,也为传统手工艺的研究提供一种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