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后发企业再创能力及其对创新绩效的作用机理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9363557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的企业来说,起步晚是我国企业的一个共同特征,因而我国大多数企业属于后发企业,面临着技术和市场的双重劣势。然而,即便在这种劣势下,我国仍然有一批企业追赶甚至超越了各自的国际竞争者。传统的西方战略理论认为,企业的竞争优势来源于其核心能力,而核心能力的特征是有价值、稀缺性、难以被模仿和不可替代。然而,与西方发达国家的企业相比,新兴市场企业并没有掌握更加独特、稀缺的资源,现有研究尚未对新兴市场后发企业创新追赶的微观机制进行深入的阐释。通过对一些中国领先企业进行访谈,发现这些企业的追赶历程大都经历了多代产品开发的过程,通过几代产品的开发不断积累和更新知识,这一过程中企业应具备的关键能力被称之为“再创能力”。本研究基于知识基础观的理论视角,围绕再创能力的概念进行深入研究,回答以下问题:第一,中国后发企业的再创能力有哪些内涵;第二,再创能力应该如何测量;第三,再创能力的前因和其对企业的创新绩效的作用机理是什么;第四,中国后发企业提升再创能力和创新绩效的途径有哪些。为此本文进行了以下研究:首先,通过案例研究的方法,基于8家中国领先企业25位中高层研发部门管理者的访谈资料,通过扎根理论方法进行编码,识别出了再创能力的三个维度,即“吐纳”、“传承”和“参验”,并对这三个维度的理论内涵进行了详细的阐释。其中“吐纳”指企业通过内外部的交流与沟通、互动与反馈,不断获取外部新知识的过程;“传承”指企业利用各种惯例和流程促进企业知识进行跨产品代际转移的行为;“参验”指企业在产品开发过程中不断进行的反思、质疑、试错、判断和验证,对知识进行更新的过程。其次,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开发了再创能力的测量量表。并以212家中国企业为样本,检验了再创能力的构建效度以及预测效度。结果表明,在诸多可能的测量模型当中,反映型一阶、反映型二阶测量模型具有最佳的拟合指标,同时效度检验结果显示再创能力的概念与渐进式创新能力、突破式创新能力、创造性模仿等概念有良好的区分度,为这一概念的有效性和新颖性提供了支持。假设检验结果表明再创能力与创新绩效间有很强的正相关关系,表明这一概念具有较好的预测效度。再次,基于案例和理论分析构建了再创能力的前因与后果模型。以204家IT业企业为样本,探索了半结构化的创新过程以及模块化产品设计对再创能力的影响,以及再创能力能通过企业的产品开发节奏进而影响持续创新绩效的机理,并对模型的中介作用机理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显示,半结构化的创新过程以及模块化的产品设计能显著的提升企业再创能力,再创能力能通过正向影响产品开发节奏提升企业的持续创新绩效。同时,再创能力和产品开发节奏在半结构化和产品模块化与持续创新绩效间起到了链式中介的作用。最后,基于实证研究结果,从企业实践的角度提出了再创能力和创新绩效的提升路径。主要包括,提升创新的自由度,加强对创新的控制,使用模块化的产品开发策略、加强知识的吐纳、传承和参验、建立良好的产品开发节奏等,为企业培养再创能力,持续提高创新绩效提供了决策参考和依据。本研究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理论贡献,首先,本研究通过再创能力的概念揭示了中国后发企业实现创新追赶的微观机制,丰富了后发企业追赶领域的理论文献。同时本文对再创能力的概念化研究也是对复合基础观中“复合式能力”的进一步扩展,为本土管理理论的发展也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其次,对再创能力的量表发展为基于再创能力的实证研究奠定基础,为后发企业创新追赶领域以及其他相关领域的定量研究开辟了新的道路。最后,对再创能力的前因与后果研究在丰富后发企业追赶领域文献的同时,还为模块化研究领域以及新兴的产品上市策略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其他文献
学位
金属镁具有还原电位低、体积比容量高、储量大等特点,使得其适用于低成本、高能量密度的电化学器件。更重要的是,由于金属镁自扩散的低势垒抑制了电化学循环过程中枝晶的形成,避免了可充金属电池内部短路所带来的安全性问题。金属镁与硫所组成的镁硫电池具有能量密度高、安全性好、成本低等诸多优势。镁硫电池的研究仍处在初级阶段,其中主要障碍之一在于镁电极与现有电解液之间较差的兼容性,很多溶剂、盐及污染物等易于在镁负极
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智能、可穿戴电子产品飞速发展推动了工作温度范围宽、性能稳定且安全的柔性储能器件的研究。柔性准固态超级电容器因其超长的循环寿命、安全性等优点成为柔性储能器件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作为柔性准固态超级电容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凝胶聚合物电解质对储能器件的性能有着显著影响。聚乙烯醇(PVA)是一种价格低廉、安全、结构稳定且亲水性好的凝胶聚合物基质材料。该材料可与不同p H的水系电解液混合制得
开发安全环保、可大规模使用的电化学储能装置是当今社会的一个研究热点。金属镁是一种具有高体积比容量(3383 mAh cm-3)的二次电池负极材料,能够实现可逆的电化学沉积/溶出而不产生枝晶。以上优点使镁离子电池具有成为高性能的电化学储能装置的潜力。然而,缺少合适的正极材料限制了镁离子电池的研究与发展。Mg2+为二价离子且自身的离子半径较小,具有较高的极化强度,导致与宿主材料晶体之间产生强大的静电相
近年来,含有金属配体协同作用的催化剂被大量地报道,该类金属配体协同催化剂的结构中往往会含有一些质子敏感基团,例如-OH,-NH2和-CH2。这些质子敏感的基团会在碱存在的条件下发生去芳构化,从而改变其配体的自身结构,影响金属中心电子云的密度。另外,借氢反应和无受体脱氢反应在近年来均被认为是一种绿色环境友好的高原子经济性的合成策略。该领域内最早的研究主要是利用钌和铱等贵金属配合物作为催化剂,然而很多
作为航天技术发展和空间探索的基础,新一代大运载能力运载火箭的研制迫在眉睫。要实现运载能力的提升,必须研究新型、大推力火箭发动机。然而,新型动力系统的研发需要应用新理论、新材料、新技术,不可避免的降低了动力系统可靠性,一旦在发射过程中发生动力系统故障,将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随着计算设备技术以及优化理论的发展,在线轨迹规划成为未来飞行器面对突发状况、实现应急轨迹与任务重构的有效途径。在此背景下,本文以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与社交媒体技术的不断普及,社交媒体电子口碑对企业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高度透明的信息化时代使得企业大大小小的危机都暴露在大众视野里,企业危机呈现频发且类型复杂的态势。而且,社交媒体平台的社交、去中心化等特性使企业危机迅速暴露,并随着社交媒体电子口碑这一载体快速广泛的传播,对企业产生更深入的影响。如何挖掘社交媒体电子口碑传播中存在的危机要素,并实现合理的危机管控,对
纤维增强聚合物(FRP)由于其优异的性能(包括高强度、刚度重量比和高能量吸收)吸引了研究人员和结构设计师越来越多的注意力。使用纤维增强聚合物(FRP),例如碳纤维增强聚合物(CFRP)和玻璃纤维增强聚合物(GFRP)作为外部加强材料已在很多行业成功应用。在土木工程和建筑业中FRP主要用于混凝土和钢结构构件的加固。此外,它已用于修复,升级和修复损坏的结构。使用FRP可以增强组件的承载能力,屈曲性能和
随着社会经济、资源环境进入全新转型期,社会发展越来越倾向实现社会公平公正。由于复兴发展动力与经济收益的预期需求,历史街区复兴发展过程中对原住民的社会包容较为缺失,导致街区出现活力不足、特色雷同、利益失衡的阶段性现实困境。物质空间更新的街区传统复兴模式,难以适应和满足社会包容发展思路下以人为本的发展需求。历史街区应从根本上转变“复兴”的对象和内容,选择面向社会融合的模式,实现历史街区活力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