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存权是发展权的基础,生存权的充要条件之一就是健康,只有健康的体魄才会使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更具有不一样的意义。因此,健康是人生最重要的财富,且人类社会的发展依赖于人类的健康。健康不仅仅与医疗、卫生领域等相关,同时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制度的变化也联系密切。健康可以保障人们获得一定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同时,国民健康对于国家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现在社会,理论不断进步,人们认识到:健康与收入存在一定的关联。特别是近年来的研究表明,收入不均对健康确实产生着重要的影响。收入作为人们重要的物质经济基础,由于收入水平不同,使得人们对健康领域的投资等也不尽相同,最终导致健康水平的不平等。因此,健康水平会根据不同的社会群体而有所差异,即:收入水平较高的社会群体,其健康水平高于收入水平较低的社会群体;换言之,一个人的收入水平越低,其对健康的投资较少,健康越会向不好的方向发展。然而,健康水平下降的现象是可以改善的。世界卫生组织曾作出承诺,要实现健康全覆盖。该承诺所要表达的是卫生服务应该是人人平等享有,且卫生服务的享有不受制于个人经济能力以及生活拮据的影响。如果可以更好地去实现全民健康的全覆盖,就会为人类带来更好的健康和福祉,也会减少社会不安定因素的存在,促进社会公平,促进社会长效发展。因此,本文从收入水平与健康水平两方面入手,利用统计理论、人力资本理论、社会保障理论和相关计量模型,来探讨我国居民收入水平与健康的关系,并结合实证分析,提出有关政策建议。本文的结构及主要内容如下:第一,主要介绍了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方法以及全文的基本框架。同时论文的创新点在于从饮食方式、生活方式、医疗水平、健康强度较为全面地分析了收入水平对健康的影响路径。当然由于本文部分数据存在缺失,故本文分析出的结论可能存在缺陷。通过研读国内外学者对收入水平与健康水平关系的相关文献,对本文后续的论述提供了帮助。第二,对收入和健康的定义与相关内涵进行了介绍,分析了多种测度收入水平和健康水平的常用方法,并对文章所需要的基础理论进行了论述。第三,通过查阅2011、2013、2014中国统计年鉴,2010、2011、2012、2013、2014中国卫生统计年鉴以及2011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来分析我国居民收入水平和健康水平现状,并从饮食方式、生活习惯、医疗水平、工作强度四个方面来分析收入水平影响健康水平路径。第四,建立回归模型,进行收入水平与预期寿命之间的横截面数据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收入水平和预期寿命呈现正相关关系。同时本文对参数进行了平稳检验、整个模型的检验,结果显著,模型拟合程度较好,所建模型成立。第五,文章在进行居民收入水平和健康水平现状分析以及实证分析后,提出了有关政策建议。主要有四个方面:首先,合理分配收入,提高收入水平。其次,对健康进行有效投资,使健康状况向良好方向发展。再次,从思想上重视健康,进而影响行为,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最后,完善医疗制度,充分提高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的公平性,积极推进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全覆盖,提高医疗水平。第六,总结了收入水平对健康水平的影响,并进行展望。通过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饮食方式、生活方式将会改变,而良好的饮食和生活方式将会提升人们的健康水平。收入水平的提高将会使人们享有更多地医疗资源,故能预防和治疗各种疾病,促进人们享有健康体魄。同时收入水平的提高,会使人们选择更加正确休闲的娱乐方式,缓解工作压力,更好地促进人们身心健康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