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ICU重症患者进行早期康复干预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明确早期康复干预在ICU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入住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外科ICU的42例符合纳入标准的脑出血及脑外伤重症患者,随机分为早期康复组和常规治疗组各21例。患者入科后均采取ICU常规对症治疗,早期康复组患者同时接受康复团队的早期康复治疗,包括良肢位摆放、促醒治疗、治疗性运动训练、电刺激治疗等方法。通过综合评估病情给予个体化早期康复治疗方案并根据患者状况及时调整,患者持续行康复治疗至出院。治疗方案为1次/天,6次/周,10天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及两组间的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APACHEⅡ)、医学研究理事会评分(Medical Research Council score,MRC)、意识好转率、不良事件发生率、常见并发症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试验结果采用SPSS2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结果:1.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表明早期康复不会增加患者不良事件;2.两组患者治疗后的APACHEⅡ评分均较疗前明显降低,且试验组评分(8.90±2.07)分更优于对照组(10.24±2.1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患者疗后MRC评分均较疗前明显升高,且试验组评分(52.95±3.99)分较对照组(50.10±4.21)分有所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早期康复可以提高肌力;4.意识好转率:试验组好转率(85.71%)高于对照组(76.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比较两组患者常见并发症的发生率,发现试验组发生率(19%)要少于对照组(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的比较显示,早期康复组患者上述时间(3.00±1.71)天、(11.76±2.63)天、(31.38±4.006)天均少于对照组(5.17±0.75)天、(14.00±2.19)天、(35.24±5.059)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随机对照研究,ICU早期康复可以提高患者意识水平,改善功能状态且不会增加不良事件发生,对ICU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是安全可行有效的。由于本研究观察病例较少,治疗受床位周转影响,有关远期预后等还需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