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近年来内部审计的角色在企业集团中日渐重要,如何从最初的财务基础审计阶段成功转型成为促进组织目标实现和实现价值增长的现代内部审计成为企业管理层与其他利益相关者的期望。然而,审计成本过高、企业信息孤岛以及从业人员胜任能力不足等问题直接或间接影响了内部审计履行为组织提供有效增值服务的能力。近年来引入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为内部审计将内部审计环境、工作方法和审计模式注入新理念和实施途径。那么如何合理有效评价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企业集团内部审计的优化效果,本文认为在以增值为目的的现代内部审计角色下,新环境中的企业集团内部审计绩效评价可以有效反映企业集团内部审计的优化效果。因此,在财务共享服务背景下设立一套合理反映企业集团内部审计优化效果的绩效评价指标是值得探讨的课题。本文首先在财务共享模式引入背景及内部审计工作发展新要求的基础上,查阅及整理了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内部审计的定义,以及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内部审计和内部审计绩效评价的研究,指出在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丰富内部审计绩效评价研究的必要性。其次,本文根据财务共享模式下内部审计的主要关键优化目标,对目标分解后初步提出财务共享模式下企业集团内部审计优化的绩效评价框架。接着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邀请专家进行指标检验,并使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得到各层次及各指标的权重,形成绩效评价框架。最后,通过具体案例对绩效框架的应用来评价引入财务共享模式企业集团内部审计的优化效果,提出内部审计在新环境下进一步优化的建议。本文研究的理论意义旨在建立财务共享模式下企业内部审计优化的绩效评价框架,充实国内外内部审计绩效评价体系的研究;从实践意义上,基于A集团案例绩效评价框架下的评价结果,提出企业集团内部审计在新兴技术环境下发展的进一步优化对策,为国内外财务共享下的企业集团内部审计转型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