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二聚体在急性肺栓塞早期诊治中的价值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blx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免疫比浊法检测D-二聚体在急性肺栓塞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选择2003年5月~2008年5月可疑肺栓塞患者100例,其中肺栓塞组50例,非肺栓塞组50例。所有患者均留院观察、进行临床评估和D-二聚体检测,病情稳定者行下肢血管超声、螺旋CT肺血管造影。判定标准:诊断标准为2001年5月由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制定的《肺血栓栓塞症的诊断与治疗指南(草案)》,对所有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可疑肺栓塞患者通过进行3个月的随访,了解他们是否有任何关于肺栓塞和深部静脉血栓(DVT)形成的临床表现,判定肺栓塞疑似患者肺栓塞诊断成立或排除肺栓塞。通过肺核素通气/灌注扫描(或)螺旋CT肺动脉造影、肺动脉造影、核磁共振和超声心动图(UCG)中至少一项确定诊断。临床分类:根据中华医学会PTE诊断与治疗指南标准划分大面积肺栓塞与非大面积肺栓塞。大面积肺栓塞:1、体循环动脉收缩压<90mmHg,或较基础血压下降≥40mmHg,持续15分钟以上。除外新发生的心律失常、低血容量、感染中毒症等其他原因所制血压下降。2、影像学检查显示栓塞部位≥2个肺叶或≥7个肺段。非大面积肺栓塞:不符合以上大面积肺栓塞标准的肺栓塞。结果:肺栓塞组D-二聚体大于等于500 ng/ml有46例,D-二聚体小于500ng/ml有4例,非肺栓塞组D-二聚体大于等于500ng/ml有17例,D-二聚体小于500 ng/ml有33例。肺栓塞组大面积肺栓塞组21例,非大面积肺栓塞组29例,D-二聚体含量在肺栓塞患者和非肺栓塞患者人数均有增高,其中D-二聚体含量增高在肺栓塞患者更多,二者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D-二聚体是筛除肺栓塞的良好指标,其医学决定性水平宜在500 ng/ml,其水平的升高对肺栓塞并不是特异的。不同年龄、性别的D—二聚体含量无明显差异(P>0.05)。D-二聚体在大面积肺栓塞与非大面积肺栓塞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在肺栓塞诊断方面,D-二聚体敏感度较高。D-二聚体在早期抗凝或溶栓治疗前后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1)。结论:免疫比浊法检测D-二聚体是诊断肺栓塞的经济、快捷的有效指标,可作为排除诊断早期肺栓塞的首选筛选试验;血浆D-二聚体的测定对肺栓塞的早期诊治有一定的意义。免疫比浊法检测D-二聚体在临床工作中值得推广应用。
其他文献
把冬青树叶用乙醇浸泡提取,然后进行蒸馏和取等分离操作,可制得纯度较高的水杨酸甲酯。
目的:比较阴干、晒干等干燥方式对透骨香不同药用部位挥发油中水杨酸甲酯含量的影响,研究透骨香药材适宜的干燥方式。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再用气相色谱法对不同
以含40%,50%,67%蛋黄卵磷脂的大豆色拉油分别经口灌胃昆明种小鼠,通过对受试小鼠进行自主活动、洞板和避暗试验,以自主活动次数、探洞次数和避暗试验的潜伏期和错误次数为衡量指标,评
教育服务设施是公共服务设施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其服务空间布局的合理与否将直接影响到教育资源的有效利用。本文通过比较现有关于服务区划分方法,利用GIS技术,运用可达
【正】 一、历史的回顾黑火药的发明与“希腊火”之谜众所周知,黑火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最早的黑火药配方,载于《诸家神品丹方》卷五的“丹经内伏硫磺法”一节中。
目的:分析急诊手术1h入室的影响因素,找出目前工作流程中存在的问题,根据问题优化急诊手术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减少病人的等待时间,提高病人的满意度.方法:急诊科护士负责对急诊
拓展训练是一种现代人和现代组织全新的学习方法和培训方式。它通过各种精心设计的活动,在解决问题,应对挑战的过程中,使学员达到"磨练意志、陶冶情操、完善人格、熔炼团体"的
当前,电信服务业是我国增长最快、利用外资最多的行业之一,并已成为我国的支柱产业。据中国信息产业部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近10年来,中国电信服务业年均增长速度都超过20%。
课外阅读能够促进儿童的学业成绩的发展,也能改善儿童情绪与社会性的发展。对小学生乃至中学生人生观的确定,优良品格的培养,价值观的取向有着重要的作用。小学高年级学生由
孔子教育思想已经流传了几千年。那么,在音乐教育中应该如何使孔子的教育思想,和音乐教育相互融合,本文论述的主要内容就是“孔子教育思想在音乐教育中的应用”。我从四个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