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而人才则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随着新科技革命的蓬勃发展,全球化更加深刻地影响着世界各国,对此,伟大的改革者邓小平高瞻远瞩地指出,“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在他的亲自指导和设计下,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走上了改革开放的新道路。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邓小平切身地体会到了我国科技的落后和人才的匮乏。所以,他屡次强调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并提出了“中国的事情能不能办好,关键在人”的思想。加之,当时文革造成的人事管理中人才标准确立的政治化、人才培养管理的单一化、人才使用管理的定向化和人才激励管理的僵死化等问题十分严重,于是他提出了要改革不合时宜的人事制度。本文从大量的邓小平文稿和讲话,以及其他学者对邓小平的研究中,以全球化为视角,对邓小平人才管理思想进行了结构完整、内涵丰富、有理有据的总结,归纳了其面向全球化的人才选拔思想,瞄准全球化的人才培养思想,紧跟全球化的人才使用思想,接轨全球化的人才激励思想,顺应全球化的人才竞争与人才流动思想。通过深入分析他的人才管理思想,得出邓小平人才管理思想具有人本化、制度化、科学化的特点。邓小平的人才管理思想与人才管理实践无疑对中国人才队伍建设和国家各项事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助力作用,也为邓小平之后的几代国家领导集体在人事制度的改革方面提供了理路和实践上的借鉴。此外,文章又从人才选拔、人才培养、人才使用、人才激励和人才流动思想等方面,深入探析了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国家领导人对邓小平的人才管理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展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人才管理思想的一脉相承和发展创新。邓小平人才管理思想对我国人才管理的指导是长久的、深远的。在它的指导下,我国人才管理取得了许多成就,但人才管理中的深层次问题依然存在。当前我国正处于“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实施、“五大发展理念”的落实以及对外提升国家的地位和话语权等方面都急需大量优秀的人才。时代呼唤我们建设一大批规模宏大、组织高效的人才队伍,因此,就需要通过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和重点领域急需人才,着力提高人才的使用效能,做好人才的“加法”;同时,通过切实落实人才激励措施增强吸引力,遏制人才的“减法”,充分发挥人才竞争的比较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