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尔那普元本体论与“量词变化性”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kaidi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赫希的“量词变化性”(quantifier variance)概念和理论作为新兴的本体论紧缩立场(ontological deflationism)成为本体论膨胀立场(ontological inflationism)和紧缩立场之间争论的焦点。一些本文称之为“同类论”者的哲学家将赫希、普特南和卡尔纳普视为“量词变化性”概念(“量词变化性”理论的前提或出发点)上的同类,认为后二者乃至所有的紧缩论者都会承认“量词变化性”概念,即“存在”量词(existential quantifier)具有多种不同的使用含义,但没有唯一确定的意义。由此,膨胀论者相信只要成功反驳了赫希的“量词变化性”概念,就能驳倒所有紧缩论。  本文的最重要论证是反对将卡尔纳普紧缩论纳入赫希的“量词变化性”理论,认为卡尔纳普对“量词变化性”概念的使用与赫希、普特南的使用之间存在重要区别,以此反对同类论,使卡尔纳普紧缩论从膨胀论对“量词变化性”概念的批判中解脱出来。本文在结构上分为三章。第一章,概述几种当下最主要本体紧缩论的核心观点,并厘清观点之间的关联、界限以及观点发展的逻辑脉络。第二章,解释“量词变化性”概念并批判艾米·托马森对同类论的质疑;提出我对同类论的反驳,卡尔纳普元本体论虽然可以蕴含“量词变化性”概念的初始含义(存在量词具有多种含义),但实际上是对该概念整体的否定(在元本体论争论中量词含义必须且能够确定),因此不能将卡尔纳普元本体论与赫希、普特南归为一类;在此基础上,对卡尔纳普元本体论作新的阐释并据此批判另一种同类论。第三章,论证可能就是因为哲学家们对卡尔纳普元本体论在“量词变化性”概念上的偏误理解导致了本体紧缩论自卡尔纳普之后的整体转向,并描绘转向图景;提出一种导致这种偏误理解的可能原因,即元本体论问题提出的方式误导哲学家忽略了争论者本身在本体论争论中的作用。最后的结语,对关于本文的一些重要观点和立场作了几点澄清。
其他文献
《四篇》是先秦诸子学的四篇重要文献,它们在中国哲学发展史上有重要的地位。两千多年来,《四篇》作为《管子》中的四篇,并不为人所特别重视。直到上世纪四十年代,由于中国哲学史
玉米杂交种丹科 2 1 2 3由丹东农业科学院于 1 995年育成。该杂交种属中晚熟大果穗品种 ,增产潜力大 ,保绿性好 ,抗病 ,抗倒伏、米质较好 Maize hybrid Danke 2 1 2 3 was b
学位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期刊
中原文化博大精深,历史悠久,是中华文化的基础。当代河南不代表中国最先进的地区,但也不是最落后的地区,它代表了中国最根本的属性和特征。当今河南在中国的地位相当于中国在世界